光緒的隻有兩件事,一是叫他畏怕自己,二是讓他學習。慈禧對光緒管教很嚴,企圖把他培養成自己馴服的工具。她讓光緒叫自己“親爸爸”,不讓稱太後,並經常訓斥教導,可謂“教子有方”。因此,光緒雖然當了皇帝,但自從入宮以後,陪伴他的隻有孤獨。他是在繁瑣的宮中禮節、慈禧的嚴厲訓斥中長大的,沒有母愛父愛,沒有童年的歡樂,致使他從小就心情抑鬱,身體積弱,難以抵擋疾病的侵襲,留下了難以治愈的病根。同時,在感情上、心理上留下缺憾和創傷。這使他的性格有點扭曲的成分,甚至還激起了一種逆反心理。
影響光緒這種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三方麵:一是遺傳因素。光緒的性格,更多的不是繼承其父“敬謹”的因素,而是母親一支的“桀驁”的基因。其父奕譞“謙卑謹慎,翼翼小心”的性格,對光緒影響並不大。他的外祖父惠征曾因攜銀逃走被免官,可見其不守本分。她的姨媽慈禧太後的強悍性格更是表露鮮明,好強爭勝,我行我素,咄咄逼人。這些或對光緒皇帝的性格形成有著先天性的影響;二是教育因素。光緒在毓慶宮長達10餘年的讀書學習,儒家經典,師傅薰陶,是其性格形成的教育因素;三是社會因素。光緒麵臨戰敗賠款,民族災難,則是其性格形成的社會因素。
第七部分:傳國玉璽之謎
傀儡皇帝光緒(4)
光緒七年(1881年)時,宮中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慈安的突然死去。慈安太後的父親是廣西右江道,早故,家族不繁,較為寒落。對於慈安的死,有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病死的,一種說法是慈禧害死的。
之前慈禧害了一場大病,據說得的是“蓐勞”。慈禧病好後,盡管慈安知道慈禧失德,但仍去看她,想感悟她。慈禧也很高興,就招待慈安吃點心,這是慈禧娘家做好送到宮裏來的。慈安有個習慣,午覺醒了之後要吃點心,她看到慈禧這裏的點心做得很漂亮,就吃了一些。慈禧問怎麼樣,她說這個點心很好吃。慈禧就說這是我娘家做的,過幾天我讓他們做好後,給你送去。慈安很受感動,就跟慈禧說:我們姐妹倆已經二十年了,從同治死到現在光緒七年,一直都很好,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想跟你說,但沒顧得上說,就是當年鹹豐皇帝死之前,留了一個手諭給我,我給你看一下。慈禧看後非常驚訝,手諭上說:如果慈禧跋扈無法,就用手諭處置她。
慈安說既然我們姐妹倆二十年了一直都很好,今天我就當著你的麵,把她燒了。說完就在蠟燭上燒了,慈禧是又驚訝又感動。過了幾天,慈禧派人送點心給慈安吃,裏麵下了毒。頭一天慈安還挺好,第二天慈安突然就死了,年45歲。
而慈安死後,沒等娘家人來,慈禧就下令將其入殮了,這更加引起人們的猜疑。
至於慈禧為什麼要害死慈安,這還得追溯到同治八年,那年發生了一件嚴重的事:慈禧派心腹太監安得海出京替她做采辦。安得海奉了皇太後的懿旨,得意洋洋,乘著輪船順運河一路南下。當時直隸總督曾國藩得到這個消息之後,在直隸的管轄地區,沒有做任何行動,但是,山東巡撫丁寶楨得到這個信息之後,認為太監出京不合祖宗大法。
他一麵秘密奏報,請示怎樣處理安得海的出京,另一麵秘密派人跟蹤安得海。安得海到了山東以後,就棄船陸行,到泰安進香。快到泰安的時候,丁寶楨秘密派人逮捕了安得海一行。丁寶楨手下的官員說,要慎重處理,因為安得海是皇太後身邊的太監,等到懿旨下來之後再處置。丁寶楨說,太監私自出京要正法。於是沒等懿旨下來,就處死了安得海一行太監,並把得到的金銀財寶上交給內務府。這件事情震動了朝廷,也震動了朝野上下。許多正義的官員表示,丁寶楨敢做敢為,堅持正義,但很多官員認為丁寶楨這一下雖然出了名,但是闖了大禍。慈禧收拾一個巡撫那還不是輕而易舉之事,認為他可能輕則罷官,重則論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