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大家與賈政一起製謎猜謎:“賈政因不見賈蘭,因問:‘怎麼不見蘭哥?’地下婆娘們忙進裏間問李氏,李氏起身笑著回道:‘他說方才老爺並沒去叫他,他不肯來。’婆娘回複了賈政,眾人都笑說,天生的牛心拐孤!賈政忙遣賈環與兩個婆娘將賈蘭喚來,賈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子與他吃,大家說笑取樂。”這一段描寫有幾點啟人疑竇。首先,為什麼是賈政首先想到賈蘭沒有來,為什麼不是賈母。按照通常道理,賈蘭是賈母唯一的重孫子,正應該視如掌上明珠,可是從書中描寫來看,賈母對於這位重孫子並不在意,他在場與不在場,賈母居然沒有理會。其次,賈蘭這個孩子脾氣倔強,賈政不叫他,他就不來。這說明了什麼?是不是告訴讀者,這是一個長期受到漠視的孩子,正因漠視,才生倔強?那麼他長大之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第三點,他仍然沒有長大,因此賈母才“抓果子給他吃”,這可不像對待一個與林黛玉同歲的大孩子。
第二十四回賈赦生病,賈寶玉奉賈母之命去探望,“邢夫人拉他上炕坐了,方問別人好,又命人倒茶來……正說著,隻見賈環、賈蘭小叔侄兩個也來了,請過邢夫人的安,邢夫人便叫他兩個椅子上坐了。賈環見寶玉同邢夫人坐在一個坐褥上,邢夫人又百般摸娑撫弄他,早已心中不自在了,坐不多時,便和賈蘭使眼色兒要走,賈蘭隻得依他一同起身告辭。寶玉見他們走,自己也就起身,要一同回去。邢夫人笑道‘你且坐著,我還和你說話。’寶玉隻得坐了,邢夫人向他兩個道:‘你們回去,各人替我問你們各人母親好。你們姐姐妹妹都在這裏呢,鬧的我頭暈,今兒不留你們吃飯了。’賈環等答應著便出來回家了”。由這一段描寫來看,賈蘭忽然又大了,因為若是他隻有五歲左右的樣子,賈環決不會拉他一起去探望生病的賈赦,這個禮數還講不到他的身上。即使去了,邢夫人也不會讓他坐在椅子上。舊日規矩,小孩子到了人家,是一定要讓到炕上玩的,若是讓他坐椅子,怕是還得往上爬。再者,若是五歲,賈環對他使眼色,他也未必看得懂。可見在這裏,賈蘭又大了,而這與上麵所引隻隔了兩回書,是三個月以內的事情。
第二十六回寫:“寶玉無精打彩的,隻得依他,愰出了房門。在回廊上調弄了一回雀兒,又至院外,順著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魚。隻見那邊山坡上兩隻小鹿箭是的跑了來,寶玉不解是何意,正是納悶,隻見賈蘭在後麵拿著一張小弓追下來,一見寶玉在前麵,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裏呢,我隻當出門去了。’寶玉道:‘你又淘氣了,好好的射他作什麼?’賈蘭笑道:‘這會子不念書,閑著作什麼?所以來演習演習騎射。’寶玉道;‘把牙栽了,那時候才不演習呢。’”這個細節距離上一回也隻兩個月的樣子,賈蘭竟然又小了。
第二十二回大家與賈政一起製謎猜謎:“賈政因不見賈蘭,因問:‘怎麼不見蘭哥?’地下婆娘們忙進裏間問李氏,李氏起身笑著回道:‘他說方才老爺並沒去叫他,他不肯來。’婆娘回複了賈政,眾人都笑說,天生的牛心拐孤!賈政忙遣賈環與兩個婆娘將賈蘭喚來,賈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子與他吃,大家說笑取樂。”這一段描寫有幾點啟人疑竇。首先,為什麼是賈政首先想到賈蘭沒有來,為什麼不是賈母。按照通常道理,賈蘭是賈母唯一的重孫子,正應該視如掌上明珠,可是從書中描寫來看,賈母對於這位重孫子並不在意,他在場與不在場,賈母居然沒有理會。其次,賈蘭這個孩子脾氣倔強,賈政不叫他,他就不來。這說明了什麼?是不是告訴讀者,這是一個長期受到漠視的孩子,正因漠視,才生倔強?那麼他長大之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第三點,他仍然沒有長大,因此賈母才“抓果子給他吃”,這可不像對待一個與林黛玉同歲的大孩子。
第二十四回賈赦生病,賈寶玉奉賈母之命去探望,“邢夫人拉他上炕坐了,方問別人好,又命人倒茶來……正說著,隻見賈環、賈蘭小叔侄兩個也來了,請過邢夫人的安,邢夫人便叫他兩個椅子上坐了。賈環見寶玉同邢夫人坐在一個坐褥上,邢夫人又百般摸娑撫弄他,早已心中不自在了,坐不多時,便和賈蘭使眼色兒要走,賈蘭隻得依他一同起身告辭。寶玉見他們走,自己也就起身,要一同回去。邢夫人笑道‘你且坐著,我還和你說話。’寶玉隻得坐了,邢夫人向他兩個道:‘你們回去,各人替我問你們各人母親好。你們姐姐妹妹都在這裏呢,鬧的我頭暈,今兒不留你們吃飯了。’賈環等答應著便出來回家了”。由這一段描寫來看,賈蘭忽然又大了,因為若是他隻有五歲左右的樣子,賈環決不會拉他一起去探望生病的賈赦,這個禮數還講不到他的身上。即使去了,邢夫人也不會讓他坐在椅子上。舊日規矩,小孩子到了人家,是一定要讓到炕上玩的,若是讓他坐椅子,怕是還得往上爬。再者,若是五歲,賈環對他使眼色,他也未必看得懂。可見在這裏,賈蘭又大了,而這與上麵所引隻隔了兩回書,是三個月以內的事情。
第二十六回寫:“寶玉無精打彩的,隻得依他,愰出了房門。在回廊上調弄了一回雀兒,又至院外,順著沁芳溪,看了一回金魚。隻見那邊山坡上兩隻小鹿箭是的跑了來,寶玉不解是何意,正是納悶,隻見賈蘭在後麵拿著一張小弓追下來,一見寶玉在前麵,便站住了,笑道:‘二叔叔在家裏呢,我隻當出門去了。’寶玉道:‘你又淘氣了,好好的射他作什麼?’賈蘭笑道:‘這會子不念書,閑著作什麼?所以來演習演習騎射。’寶玉道;‘把牙栽了,那時候才不演習呢。’”這個細節距離上一回也隻兩個月的樣子,賈蘭竟然又小了。
可是到了第七十八回眾人吟詠林四娘時,眾幕賓讚賈蘭道:“小哥兒十三歲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學淵源,真不誣矣。”這個時候距離第二十六回他射鹿時隻隔一年,他怎麼一下子長了這麼多?
通過以上所引有關賈蘭的描寫,我們可以有一個大致的印象,這個孩子是在時間之外生活,他一直沒有長大,或者忽大忽小。而且賈母、賈政、王夫人對他都沒有什麼格外的關照,連帶著連邢夫人對他也不怎麼重視。而且這個射鹿的細節是不是也是一個象征,一種隱喻?鹿者,祿也,它是不是告訴我們這個孩子長大之後是一個利祿之徒?我們可以回過頭來看一下《紅樓夢曲子》關於李紈的那一首《晚韶華》:“氣昂昂頭帶簪纓,氣昂昂頭帶簪纓,光閃閃腰懸金印;威赫赫爵位高登,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問古來將相可還存?也隻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這分明寫得是賈蘭,看起來他最後是做了官了,這一點應無疑問。可是在寫巧姐的《留餘慶》中有這樣的句子:“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掩那銀錢上,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在榮寧二府中,巧姐的兄長,隻有一個賈蓉一個賈蘭,那麼在書的最後坑害巧姐的,必為這兩人中的一個。賈蘭的性格特征書中沒有著意描寫,倒是賈蓉很有可能在窮極無路之時做出這種昧良心的事。但也不能排除賈蘭的可能性。現在的續書是讓賈芸與賈環、王仁做這個事情,以映照這個“狠舅奸兄”,可是從書的前麵對賈芸的描寫來看,他不像是這種人。而且,如果我們把由第十八回元春省親到第五十三回寧府祭宗祠看作第一年的事情,由第五十三回榮府開夜宴到第六十九回尤二姐吞金自逝看作第二年的事情,第七十回看作第三年的事情,那麼由第七十一回開始便進入第四個年頭,賈府徹底敗落的征兆已經明顯,尤其是第七十回姑娘們先是建立桃花社,後詠柳絮,最後是放風箏,而且都把風箏線剪了,都明顯意味著這些美麗少女的最後飄零淪落已經不遠,這個最後的結局至遲也不會遲過第五年。而在這個時候,無論是賈蘭還是巧姐,都還沒有成人。賈蘭不會做出出賣巧姐的事情,他最後中舉做官也還須時日,曹雪芹能否寫這樣大的時間跨度,也是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