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陳瑩中的甚至說:“尋常學者須知得王介甫(王安石)一分不是,即是一分好人,知得王介甫十分不是,便是十分好人。”所以,本書中,就讓大家都做做“好人”—當然,我不是想攻擊王安石,因為過去總是提他好的一麵,刻意回避他的負麵信息,想真正了解一個人,就要兼聽正反兩麵的評論嘛。
王安石變法,主旨是好的,王安石的個人品德也是無可挑剔的。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為什麼支持變法的人除王安石外,“變法團隊”中的得力幹將及追隨者,幾乎沒有什麼好人。差不多“承包”了《宋史》中的奸臣傳。
像臭名昭著的呂惠卿(就是在皇帝麵前和司馬光掐架的那個),是王安石集團中最得力的幹將,王安石曾在神宗麵前誇他:“惠卿之賢,豈特今人,雖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學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獨惠卿而已。”然而,事後證明,呂惠卿是個忘恩無義的小人,連王安石本人也被他反噬陷害。
再看章惇、蔡卞、蔡京、李定、鄧綰等人,個個都有斑斑劣跡,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倒沒有太大的過惡。不過他主政後,將已經去世的王安石配享孔廟,僅在孟子和顏回之下,很是過分。有優伶編小品這樣來諷刺:一群人演孔子設宴,孟子和顏回都不得不揖讓王安石,孟子說“你爵位比我大多了,應該上座”,顏回更是自慚形穢地說“我一介窮書生,怎敢上座”。於是戲中的“王安石”就大模大樣地端坐首席,孔子看不過去,生氣地退席走了。這時性格耿直的子路揪起孔子的女婿公冶長責問:“你這女婿怎麼當的,看人家(暗指王安石)的女婿多給力!”
而蔡卞的哥哥就是蔡京,這個大家熟悉,《水滸》中四大奸賊之首嘛。李定這廝曾把蘇軾陷害入獄,差點整死。說到鄧綰,他有句無恥的官場名言流傳後世:“笑罵由人笑罵,好官我自為之”—百姓再怎麼罵我,同僚再怎麼看不起我,我反正大官當上了,職務升了銀子賺了,你能怎麼著?
而轉過身來,看看反對變法的司馬光、蘇軾、文彥博、韓琦、鄭俠等人,卻怎麼看也不像壞人,所以,這其中的是是非非,實在不是像非黑即白那樣的簡單,也並非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
曆史就是這樣吊詭。
《宋史》中說王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這應該是很客觀的。有個故事,說王安石剛“參加工作”時,上司包拯舉行宴會,他和司馬光都在座。包拯當時興致很高,親自勸酒,司馬光雖然素不喜飲酒,但迫於形勢,也喝了兩杯,但是勸到王安石這裏,這個“倔石頭”說什麼也不喝,連有“閻羅老包”之稱的包青天也無可奈何。(插一句疑問:現在都說不會喝酒就當不了官,王安石這種不喝酒、不會看上司眼色的人居然能當上宰相,好奇怪啊!)
有個叫陳瑩中的甚至說:“尋常學者須知得王介甫(王安石)一分不是,即是一分好人,知得王介甫十分不是,便是十分好人。”所以,本書中,就讓大家都做做“好人”—當然,我不是想攻擊王安石,因為過去總是提他好的一麵,刻意回避他的負麵信息,想真正了解一個人,就要兼聽正反兩麵的評論嘛。
王安石變法,主旨是好的,王安石的個人品德也是無可挑剔的。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為什麼支持變法的人除王安石外,“變法團隊”中的得力幹將及追隨者,幾乎沒有什麼好人。差不多“承包”了《宋史》中的奸臣傳。
像臭名昭著的呂惠卿(就是在皇帝麵前和司馬光掐架的那個),是王安石集團中最得力的幹將,王安石曾在神宗麵前誇他:“惠卿之賢,豈特今人,雖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學先王之道而能用者,獨惠卿而已。”然而,事後證明,呂惠卿是個忘恩無義的小人,連王安石本人也被他反噬陷害。
再看章惇、蔡卞、蔡京、李定、鄧綰等人,個個都有斑斑劣跡,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倒沒有太大的過惡。不過他主政後,將已經去世的王安石配享孔廟,僅在孟子和顏回之下,很是過分。有優伶編小品這樣來諷刺:一群人演孔子設宴,孟子和顏回都不得不揖讓王安石,孟子說“你爵位比我大多了,應該上座”,顏回更是自慚形穢地說“我一介窮書生,怎敢上座”。於是戲中的“王安石”就大模大樣地端坐首席,孔子看不過去,生氣地退席走了。這時性格耿直的子路揪起孔子的女婿公冶長責問:“你這女婿怎麼當的,看人家(暗指王安石)的女婿多給力!”
而蔡卞的哥哥就是蔡京,這個大家熟悉,《水滸》中四大奸賊之首嘛。李定這廝曾把蘇軾陷害入獄,差點整死。說到鄧綰,他有句無恥的官場名言流傳後世:“笑罵由人笑罵,好官我自為之”—百姓再怎麼罵我,同僚再怎麼看不起我,我反正大官當上了,職務升了銀子賺了,你能怎麼著?
而轉過身來,看看反對變法的司馬光、蘇軾、文彥博、韓琦、鄭俠等人,卻怎麼看也不像壞人,所以,這其中的是是非非,實在不是像非黑即白那樣的簡單,也並非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
曆史就是這樣吊詭。
《宋史》中說王安石“性強忮,遇事無可否,自信所見,執意不回”,這應該是很客觀的。有個故事,說王安石剛“參加工作”時,上司包拯舉行宴會,他和司馬光都在座。包拯當時興致很高,親自勸酒,司馬光雖然素不喜飲酒,但迫於形勢,也喝了兩杯,但是勸到王安石這裏,這個“倔石頭”說什麼也不喝,連有“閻羅老包”之稱的包青天也無可奈何。(插一句疑問:現在都說不會喝酒就當不了官,王安石這種不喝酒、不會看上司眼色的人居然能當上宰相,好奇怪啊!)
所以,王安石後來有個外號叫“拗相公”。我們現在有句話叫“唯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王安石就是當之無愧的“偏執狂”,他要是認準一件事,那是非做不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撞倒了南牆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