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成大是南宋有名的田園詩人,看其詩,描寫農夫生活倒是十分細膩入微。但其實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大地主”,他在石湖有一個大莊園,著名的建築有北山堂、千岩觀、天鏡閣、壽樂堂等。他酷愛梅花,在石湖玉雪坡已經種了梅花數百株,但還嫌不足,又在南邊買了王氏家舊宅七十多間,悉數拆除後,將其中三分之一的地方種上梅花。
薑夔見了範成大,投其所好,寫了《暗香》《疏影》兩首長詞,受到範成大的誇獎,並送了歌妓小紅給他,把他美得冒泡:“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這裏僅錄其《暗香》一詞“供批判用”: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南宋末的張炎,不知為何,偏愛薑窮酸,竟然說:“詩之賦梅,惟和靖一聯而已,世非無詩,不能與之齊驅耳。詞之賦梅,惟薑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這實在是太抬舉薑夔了,寫梅的好詞多的是,像蘇軾、陸遊他們的詠梅詞,我們一提就能背,如“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等等,薑窮酸這一首,能背下的有幾人?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白石《暗香》、《疏影》格調雖高,然無一語道著,視古人‘江邊一樹垂垂發’等句何如耶?”意思說薑夔這首詞空有格調,一點也不真切質樸。
是啊,像開頭“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感覺沉悶之極,一點也不醒豁。這幾句無非是寫花裏吹笛、美人折花。看人家陳與義隻用兩句“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就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旌;而賀鑄那句“玉人和月摘梅花”又是何等的清絕。
王國維先生對薑白石頗有微詞,說他的詞“如霧裏看花,終隔一層”,可謂一針見血,正中其弊。依我看,薑白石這首《暗香》猶如隔靴搔癢,像一個口舌囁嚅不清的人在說話,雖大體知其意,但不敢說清說透,十足的清客腔,惡心之極!我們知道,像薑窮酸這樣做清客的,到處唯唯諾諾、仰人鼻息,漸漸養成了喜怒不敢形於色,談笑不敢隨心由性的習慣。
“人在屋簷下,沒法不低頭”,為了混口飯吃,為了生存,人們都會做一些違心的事,說一些違心的話。但薑窮酸卻將清客本性帶到詞裏來,貌似衝和淡雅,實則是投主人所好,用小心翼翼、不輕不重的手法拍範成大的馬屁。有人很不理解王國維先生為何如此不留情麵地諷刺薑窮酸:“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為營三窟之計,此其所以可鄙也!”(王衍是晉代一個貌似清高,口不言錢的人,但私下裏卻全是為自己打算。)
範成大是南宋有名的田園詩人,看其詩,描寫農夫生活倒是十分細膩入微。但其實他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大地主”,他在石湖有一個大莊園,著名的建築有北山堂、千岩觀、天鏡閣、壽樂堂等。他酷愛梅花,在石湖玉雪坡已經種了梅花數百株,但還嫌不足,又在南邊買了王氏家舊宅七十多間,悉數拆除後,將其中三分之一的地方種上梅花。
薑夔見了範成大,投其所好,寫了《暗香》《疏影》兩首長詞,受到範成大的誇獎,並送了歌妓小紅給他,把他美得冒泡:“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這裏僅錄其《暗香》一詞“供批判用”: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
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南宋末的張炎,不知為何,偏愛薑窮酸,竟然說:“詩之賦梅,惟和靖一聯而已,世非無詩,不能與之齊驅耳。詞之賦梅,惟薑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這實在是太抬舉薑夔了,寫梅的好詞多的是,像蘇軾、陸遊他們的詠梅詞,我們一提就能背,如“玉骨那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等等,薑窮酸這一首,能背下的有幾人?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中說:“白石《暗香》、《疏影》格調雖高,然無一語道著,視古人‘江邊一樹垂垂發’等句何如耶?”意思說薑夔這首詞空有格調,一點也不真切質樸。
是啊,像開頭“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感覺沉悶之極,一點也不醒豁。這幾句無非是寫花裏吹笛、美人折花。看人家陳與義隻用兩句“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就打動了多少人的心旌;而賀鑄那句“玉人和月摘梅花”又是何等的清絕。
王國維先生對薑白石頗有微詞,說他的詞“如霧裏看花,終隔一層”,可謂一針見血,正中其弊。依我看,薑白石這首《暗香》猶如隔靴搔癢,像一個口舌囁嚅不清的人在說話,雖大體知其意,但不敢說清說透,十足的清客腔,惡心之極!我們知道,像薑窮酸這樣做清客的,到處唯唯諾諾、仰人鼻息,漸漸養成了喜怒不敢形於色,談笑不敢隨心由性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