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說這些,那些人敢這樣爽快的拋下這些替罪羊,不就是認為咱們不敢拿他們怎麼樣麼?如此,不管是明裏還是暗裏,該做的不該做的,都等皇上先拿一個主意,隻要皇上一聲令下,不管這些人有什麼樣本事,咱們定然不會再讓他們繼續囂張下去!”胤禔也沒有想到這些人會如此狠毒,如此大膽,僅這一地就鬧出這麼多罄竹難書的罪行,那其他地方呢?僅從這一點上便能看出,皇上的改革計劃勢在必行。
“大哥說得對,這件事情既然已經讓咱們抓著了把柄,那必定要抓緊,讓他們再不能像從前一樣,仗著往日的輝煌和功勳來壓製皇室的榮光。”胤祥對於那些世家勳貴其實並沒有好感,甚至於有些厭惡,雖然這跟他的經曆有著一定的關係,但是誰也不能否認他們的舉動比起從前的確是越來越放肆了。
這是愛新覺羅家的江山,隻要他們愛新覺羅一族還在,就輪不到別人來指手劃腳。
“說得對,這些人雖然隻是一些小卒子,可是小卒子多了也是可以扯下大人物的。”胤禔冷笑一聲,語氣森然且帶著一絲陰冷。
若是不走上這一遭,他們肯定會以為皇權至上,可走了這一遭,他們才發現皇權的確令人畏懼,可是那些世家勳貴的卻想盡辦法挖著牆角,別看現在問題還不算大,可繼續放任下去的話,這好不容易才得已安享的太平怕是又要被打破了。
“大哥,你有什麼想法就說,弟弟和老十三一定會配合你的。”胤俄拍了拍胸膛,高聲應聲。
他們可以不合,可以爭鬥,甚至可以自相殘殺,卻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壞了他們愛新覺羅一族的江山。
不管是上天給得機會,還是他們自己碰巧才遇上這個時機,反正能抓到就不會放開。
康熙當年再霸道再厲害,到底過於依賴這些世家,以至於他們內部的爭鬥越來越激烈,甚至他們奪嫡以來,很多事情並非出自本意,而是身後這些打著‘支持’的名頭的世家勳貴一手算計而成的。
若說從前的他沒有想到這一點,那麼現在的他經曆了諸多變故之後,他自然不會再天真地認為自己有所謂的天人之姿,這些人跟隨他首先是看重他的能力,其次再是看重利益。
“好,咱們先商量商量,若是有不合適的地方,二位弟弟也不必有所顧忌,直說便是,畢竟咱們的目標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皇上。”胤禔說著對著紫禁城的方向拱了拱手,隨後便拉著胤俄他們一起,商量起後續的計劃。
事情到了這一步,已經由不得他們退縮了,所以他們必定會團結一致地將此事辦成。
大福晉雖然隻是後宅女眷,但是因著家世低微又是繼福晉的關係,事事都依著胤禔,可是多年圈禁生活著實讓她打心眼裏怕了。那樣的暗無天日的日子,一切都得看別人臉色,若他們一輩子就那樣了,她也就跟著認命了,可是上天既然讓他們出來了,她自然再也不想再回到那樣的境遇中去,所以即便她心裏害怕,還是試著勸胤禔不要再重蹈覆轍。
這話若是從前,胤禔肯定會大發雷霆,甚至還會冷落大福晉,可是這麼多年的圈禁生活,別的女人當麵不敢埋怨他,可眼神和舉止多多少少還是有變化的,唯有大福晉不僅沒有埋怨,還認真照顧他的生活。胤禔也不是沒心的人,所以在解禁之後,他拚著一股勁得了皇上的認可,被派到這裏來,他也隻帶了大福晉和兒女,單從這一點上便能看出胤禔對大福晉還是很有感情的。對於大福晉的勸慰,胤禔一開始的確有些氣惱,但回過味來,他反而覺得愧疚了,所以一向粗心大意的他難得耐心一次,為大福晉解釋其中的原由。
大福晉其實並非是不相信胤禔,相反地她很相信胤禔,她真正擔心的是有人會蠱惑胤禔,一如從前,明知太上皇心中有屬意之人,卻還一意孤行同昔日太子龍虎相爭,以至於最終被太上皇圈禁。那時的她也有野心,畢竟這世上有哪個女人不想當皇後呢!
可惜事實告訴她,有些事情不是他們可以想的,即便是爭,那也得看爭不爭得贏。
人呐!有的時候真的該認命,一如他們,既然試過了,卻得不到想要的答案,那他們再繼續下去,那下場隻會比先前更慘,而她真的不想再麵對那樣的結果。
好在胤禔最終還是放下了,不然就她自己,怕是也僅僅隻懂得勸慰,而不懂阻攔,每每想到這裏,大福晉都會不自覺地想流淚。
胤禔卻不知道這些,他見自己的福晉不再日日不安,也不由得鬆了一口長氣。他這般努力,除了換了一個方式實現自己的抱負,雖說是妥協,卻也是他唯一的選擇,也是唯一能守護這個家的方法,所以就算大福晉支持,他也不會再繼續了,何況他們對此深感恐懼。
從踏出京城的那一刻起,胤禔就再沒想過要走過去的老路了,因為他打從心裏認為自己比不過老四的心胸。若他成功,大概他要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老二的命,其他兄弟,肯臣服的,他也許會留一條命,卻不會像老四這般放權重用。
想到這裏,胤禔的臉上的帶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笑和無奈,但是心裏卻有著從未有過的心安,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在同胤禛遞折子時,才會顯得更為恭敬,而非像從前一樣,始終都帶著一絲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