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虧欠了愛》(以下簡稱《我們》)這個名字,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無奈的憂傷。
其實當時讓我想起來的是一個人,一個每當我路過公園回家時總會瞥見的人。對不起,因為我每次經過的時候,我都知道你一定會在那裏,在籃球架下帥氣地投籃,而我每次都會低著頭隻求迅速地走過,轉彎,在不能再與你視線接觸到的地方停下,靜靜的心跳加速。
所以我想,《我們》這本書,哪怕男女主角不能相愛,曾經碰撞過的分分秒秒最終仍然會是一場美麗的花火,有時候青春能回贈給我們的,不過是一份刻骨銘心的回憶。在我們還純淨的時候做一個最真的自己,愛就要得到,恨就要毀滅。
記得剛剛開始看《我們》的時候,某人幾乎每晚在我們都在線的時候都會和我討論《我們》哪裏寫得不好,其實我想說,某人真的要求很高,我知道她是想每個看《我們》的人都會喜歡上《我們》,但是,有時候太在乎別人,往往就會失去自己。
所以後來,我也不發表意見了,其實到底我也是一名讀者,隻是一名讀者,作為讀者,我想看到的不單是故事的始末,也是這個作者心裏麵對愛情的定義與追尋,是抓住了還是放手了,青春漸去,勇敢的心是否依舊還在?
《我們》這個故事,我是在看到大綱的時候就喜歡上衛語霖這個女主角的,為什麼?因為女主角母親那一句“驪山語罷清宵半,夜雨霖鈴終不怨”的無恨,臨死仍然對自己愛的男人不怨不仇;因為女主角愛得淒苦的那一句“既然我已經失去再相信愛情的勇氣,那麼也讓你和我一起,遠離幸福”。是不是真的隻要你不幸福,我就很幸福呢?
後記是的!有時候恨,無非是太愛了,因為太愛你了,所以還沒放得開,不可能放得開,也許,就算明知道彼此痛苦著,但還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種幸福,哪怕,是幸福的反麵。
至於男主角丁默涵,能讓女主角衛語霖如此放不下愛也無法不恨的男人,必定有他可恨的地方。但是,當一字一字看下去的時候,心裏竟然是如此可憐起這個男人來,我想,他是沒有當年何以琛(《何以笙簫默》的男主角)的幸運。但我相信那一句,也是我最愛的一句:有情人終成眷屬。
《我們》是亦樓出版的第二本書,我很幸運能為這本書,為亦樓寫點東西。
或許這個故事不能讓每個讀者都喜歡,但我可以告訴你,我是已經喜歡上丁默涵和林浩這兩個男人了,這兩個男人是要我隨便嫁哪個我都願意,喜歡他的情深不移,喜歡他的死心塌地……但如果我是衛語霖,還是會選擇丁默涵吧,不僅僅是因為他愛我,還因為我也愛他,相愛,已經足夠了,何必要單戀的人一輩子落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