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軍校科班出身——但個人作風上可就好得多了。

何總長不喝酒,不抽煙,不好色,不曠工,除了偶爾貪汙一下之外,幾乎就是個完人了。而且永遠軍容整潔溫爾文雅,謙恭謹慎樂於助人,整一個中國版的羅伯特·李(注:李將軍為美國南北戰爭時的南方名將,在軍校時以軍容風紀整潔和嚴守規矩著稱)。

他從貴州陸軍小學,考到武昌陸軍中學,再以留學考試第一名的好成績被選送到日本振武學堂,然後辛亥年回國參加造反,在滬軍都督府裏混到“二次革命”失敗,然後重回日本讀士官學校。

這時候在日本士官學校讀書的上將軍,還有一個學炮科的貴州安順人穀正倫,一個學輜重的湖南長沙人賀耀組——這兩位除了辛亥年回國造反時,是去南京投的黃興以外,其他經曆與前麵兩位大抵相似。

到1916年秋,這幾位老兄終於修行圓滿,可以從士官學校畢業了。可放眼國內,護國戰爭剛剛打完,老袁留下的爛攤子正在收拾中,此刻正是風雲變幻莫測,他們也不由得深感前路迷茫——雖說北洋政府正等著接收他們,可他們又怎麼會瞧得上北洋這個一塌糊塗的爛攤子呢?

正在這時候,一個貴州興義老鄉,混早稻田大學的劉燧昌突然從地底下冒了出來。

小劉同學很有誠意地提出了一個建議,希望這幾位士官高材生能夠屈尊回貴州去幫他爸爸辦新軍——也是無巧不成書,他爸爸,就是前麵多次提到過的“貴州王”劉顯世先生。

何應欽和穀正倫,李毓華兩個貴州老鄉琢磨琢磨,覺得與其去投北洋,還不如回貴州參加護國黔軍更有前途些——護國戰爭剛在當年夏天結束,這時候的滇、黔軍正是風光無限,廣告效應頗佳,對這群有上進心的年輕人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既然對方開出的待遇尚可,又表現得如此求賢若渴,而且還是故鄉桑梓之地,那先去混上幾年又有什麼不好呢?於是這幫貴州人計議已定,便啟程回了貴州。

臨走時,貴州人還順便捎帶上了幾個同學——也不願服從北洋步軍統領衙門統一分配的江蘇武進人朱紹良、直隸順天人張春圃、雲南大理人王純祖這幾位仁兄。

日期:2008-8-1022:23:16

說實話,這江蘇人朱紹良對去貴州打工本來是有點三心二意的——就是今天,你要拉個江蘇籍的留日學生去貴州某個民營企業打工,還要費不少唇舌呢,更何況是當年?

老朱他原本是打算把兄弟們拉到自己老家江蘇去投軍,但最後不知怎麼地,他自己卻被這幫來自西南的兄弟們給說服了——何應欽、穀正倫到底是怎麼舌燦蓮花,才把這個江蘇人騙到貴州去的,咱們不得而知。不過貴州出產的好酒,對朱紹良這樣一個超級酒鬼來說,絕對是有誘惑力的。

也虧得這樣,將來才會有人替他老朱的成日爛醉付酒錢,打圓場。須知道,這時候要去了江蘇,就隻能投北洋軍馮國璋、齊燮元這幫人——那非但沒有前途,搞不好將來還要當漢奸的。

就這樣,朱紹良跟著何應欽這幫人走上了革命道路,毅然決然地跑到貴州喝茅台去了。

當然了,從軍絕不僅僅意味著有茅台酒喝,打仗才是永恒的話題。這不,劉湘已經殺到家門口來了,嗜酒如命的老朱也隻好放下茅台酒瓶,部署隊伍廝殺一番。

這時候朱紹良手裏,隻有一個團的兵力,他隻得向就近的瀘州滇軍趙又新部求援,趙又新派出金漢鼎率第四混成旅救援重慶。不過劉湘、餘際唐在跌番苦戰之後,也已筋疲力盡,不待滇、黔援軍靠攏便撤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