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人和國民黨左派因處境險惡,隻得紛紛離川赴鄂,當然走法就各不相同了。

朱老總是走得最從容的。楊森畢竟和他有舊,所以很禮貌地以請他帶青年軍官參觀團去武漢總部學習為由,將他“禮送出境”,還奉上十萬大洋作為路費。可一待朱老總出川,楊森即刻便翻臉,把有“赤化”嫌疑的侄兒楊漢域扣押撤職……

陳老總走得最有戲劇性。他此刻正在合川做兵運工作,因身份暴露,於4月2日撤往重慶。因重慶軍警盤查甚緊無法活動,他幹脆跑去找已被掛起來當副師長的郭勳祺——他們可是打小同窗的老同學。郭勳祺此刻也因為親共,而被劉湘盯得很緊(他的公館是當時出了名的共產黨人的“放生池”),他遂用自己的官轎,將扮成買辦的陳老總送出了重慶城。所以到了1948年夏,他給出守襄陽的特務頭子康澤當副司令官(康澤枉自還是搞情報工作出身的,居然連自己的副司令官什麼背景都不清楚,其敗宜矣),兵敗被俘後,劉、陳二帥立命部隊以禮相待,送往寶豐的中原軍區政治部。

老同學,老朋友們相見後的第一句話是:“你呀你,大炮是不長眼睛的,你怎麼跑到襄陽去了?”時任華野司令員的陳老總還特意加一句:“我是特地從山東趕來看你的羅!那次多虧了你,我才走脫的。”劉帥也抱歉地說:“那次請你參加(順瀘起義準備會),結果使你丟了旅長。”這哪裏還是接見俘虜,簡直就是歡迎貴賓嘛!

事實上待遇也確實不一樣,同樣是第十五綏靖區的頭頭,康司令押送太行山上參加學習班,郭副司令則直接歡送回家——最後還是蔣校長實在看不過去了,才把本打算回四川策反同袍的郭副司令半道上堵住,請到南京軟禁起來,直到李代總統上台才開釋。

因為有了這樣的高層臥底,所以康司令指揮襄陽、樊城守軍總是稀裏糊塗地出故障——先是樊城守軍莫名其妙地棄城而逃,然後是給中野六縱司令員王瘋子王近山輕鬆行險“斧劈三關”奪襄陽(郭副司令真要使出土城之戰對付紅五軍團的手段,王瘋子的險招恐怕還真是險)。意外嗎?現在看來,真是一點也不意外。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畢竟河東河西還隔著二十一年呢!

最新卷第90節

日期:2008-11-1219:38:15

劉帥則是走得最辛苦的。

“三三一”之後,幸存的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人便將省黨部由重慶蓮花池遷到了瀘州。劉湘自然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後院還有這麼一支“赤化”的部隊,於是一個川版的“神聖同盟”出爐。

4月13日,劉湘軍進占瀘州城東北的小市一帶,協同賴心輝部隔沱江監視瀘州。另有劉軍李雅材師進據立石站一帶,羅煒師進據排山坳,灘場一帶,鮮英師進據胡市一帶,黔軍毛光翔部也進據瀘東沙灣一帶,對瀘州形成包圍之勢。到5月初,劉湘等人共調集二十八個團及部分地方武裝共約六七萬人的兵力,對瀘州的劉伯承形成了十比一的優勢。

素稱善戰的賴心輝,親設指揮部於蘭田壩指揮各軍,準擬一口吃掉劉伯承,無奈直打到5月下旬,仍無進展。劉湘隻得請賴靠邊站,轉將瀘州戰事交給劉文輝負責,而他則把自己看家的老本法造大炮,路易式機槍等精良裝備,以及許紹宗、朱召南、張邦本等部統統調往瀘州戰場(這部分軍隊原是用來防下川東的楊森偷襲重慶的,但此刻楊森受蔣校長的蠱惑,又一次傾巢東出,進鄂西惹事生非去了,所以劉湘才得以騰出手來對付劉伯承)。

劉伯承苦守瀘州,雖然連戰皆捷,但畢竟隻有孤城一座,在四麵封鎖之下,城中糧食很快告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