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楊森正忙著喘氣舐傷,所以也就顧不上找劉湘討還了。
楊森的回歸,使時局又出現了轉折——那幾年,天下亂如棋局,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此時,汪精衛即將“分共”,寧漢兩府合流在即。加之楊森軍已撤回萬縣,劉湘軍也已撤回重慶,原有的勢力真空均被填補,所以東進的保定大軍眼見已無利可圖,遂隻得悻悻收手。
於是,接下來的那段日子裏,報刊上到處都是連篇累牘的文電——誰說川局緊張,保定、速成和平破裂大戰在即?那是謠言,全都是謠言,不信請看劉甫公、鄧晉公等人的辟謠聲明!
一切恩怨,遂不了了之。
這回全川諸侯大動幹戈,但除了劉文輝以外,均無所收獲。劉文輝的兵力、地盤因此大大擴展,從此儼然成為保定係的頭號人物。
1927年夏,川局剛有所穩定,便有人逃難投親來了。
誰呢?幾年前還威震海內的吳佩孚吳玉帥。
卻說吳玉帥被北伐軍攆出武漢後,便退回老根據地洛陽喘熄。偏偏他的死對頭馮玉祥又恰於此時誓師五原,宣布參加北伐,西北軍迅速由陝西進入中原,兵鋒直指洛陽。
自從第二次直奉大戰“四照堂點將”後,吳玉帥近幾年一提到馮玉祥就頭疼,這回他老底統統輸光,更是不肯見這位仇深似海的故人了——於是便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先是去投於學忠,無奈於學忠的部隊也不可靠,玉帥隻得再溜。在渡襄河時,又給趁火打劫的老部下張聯升剪徑劫道,行李幾乎丟光……最後,落魄的吳玉帥好不容易帶著一家老小和兩千餘人的衛隊進了川,投到楊森府上。
楊森這人,曆來談不上有什麼政治立場,但自從誤傷趙又新後,他對恩公們就有點異乎尋常的講義氣(他大概也是想用這種方式,來救贖那沉重的道義譴責吧)。吳佩孚數次助他東山再起,他是感激不盡的,所以這回玉帥成了落水狗,人人喊打,他卻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硬頂著壓力將吳收留了下來。
吳佩孚7月間入川,楊森便為其設“行轅”於白帝城,並派第八師師長王仲明親往慰問。但吳玉帥的死對頭們當然不會放過他,12月2日,南京國民政府便發出通緝令稱“吳佩孚逃匿四川,煽動土匪,意圖擾亂大局”雲雲,並電令劉湘、劉文輝等“嚴拿究辦”,限期剪除其黨羽。
楊森當然清楚這被煽動的“土匪”就是指自己了,不過他一來不講政治,二來當慣了土霸王,混不在乎。他怕吳佩孚在白帝城出事兒,幹脆將其連同衛隊迎來萬縣,以便就近關照。
國民政府對此忍無可忍,遂於1928年1月1日明令免去楊森第二十軍軍長職務,遺缺由師長郭汝棟升任,同時又撥給劉湘餉款五十萬元,子彈一百萬發,以示獎懲。
見國民政府居然動真格,楊森也有點吃驚,他遂連電向南京辯解。但當蔣校長勒令他“活捉吳佩孚”時,他卻又老老實實地回電道:“我現在辦不到!”楊軍長這一點義氣倒是人盡可施的,二十一年後,當占盡上風的老朋友朱德、劉伯承要他在重慶扣押蔣校長時,他回答的仍然還是這句話。
但現在為了避風頭,他左思右想,終於還是把吳佩孚送到大竹城郊三十裏的雲霧山笠竹寺暫住。
最新卷第93節
日期:2008-11-2213:23:26
北伐這件事情大概是這樣的:
一幫土秀才因為斷了科舉門路,便憤而糾合一幫兵痞和流氓造反,推翻了舊王朝。但接下來政權卻沒有落到他們手裏,被那些不講道理的流氓兵痞搶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