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營當兵,參加過湖北軍隊同盟會。)
成立大會在戊申年十一月二十日(1908午12月13日)舉行於武昌小東門外三裏多路的沙子嶺金台旅館。當場通過了社章,確定了社名,選出鍾畸為庶務。社章中所規定的社長、文書、會計、評議員等等,一概虛懸待賢。
大會議決,社員每月繳納薪餉的十分之一作為月捐,每月必須介紹新同誌二人,以士兵為限,不得介紹官佐。新社員入社,必須有三個社員介紹。
於是,群治學社的發展,比起以往的幾個團體來,大不相同。經費充足,人數迅速增加,成為很堅強的革命結合。對外,社員們隻承認本社是一個“研究學問、提倡自治”的團體。對內,他們以運動軍隊,準備起義,互相勉勵。
群治學社的工作,在黎元洪的二十一混成協裏麵的第四十一標做得最有成績。揚王鵬在該標第一營的左隊擔任書記,和左隊隊官潘康時交誼很好,於己酉年(1909年)三月破格介紹潘康時入社,獲得通過。這一隊,有隊官與書記同誌,便成了群治學社的核心力量。同營的前隊,有社員何海鳴擔任助理書記,也很便於發展。
二十一混成協的另一標第四十二標,也有同誌祝製六與黃依僧分別在第一營與第二營之內發生作用。
張彪的第八鎮裏麵的第三十一標,有李鑫等同誌,第三十二標有黃申薌等同誌,炮隊第八標有黃駕白等同誌。
除此以外,群治學社又有宛思演與詹大悲所先後主辦的《商務報》,作為喉舌。在《大江報》寫文章的,除了詹大悲與何海鳴以外,有劉堯瀓、梅寶璣、查光佛等人。
鍾畸隨軍調離武昌,他留下的群治學社庶務位置,由李抱良(六如)接任。
群治學社自從成立的時候起。一直在等待起義的機會,等待到庚戌(1910年)四月,聽說湖南鬧水荒,饑民不但燒了巡撫衙門(三月初五的事),而且“湘中已全為革命軍占領”(這是謠傳),於是社員們開了一次全體大會,積極動員,而且派了同誌孫昌福負責運炸彈到四十一標。
當天,李長齡在黎元洪那裏看到一封電報,是楚同兵艦從長沙打來的(那時候,黎元洪兼管在胡北的海軍)。李長齡跑去,告訴黃申薌,認為長沙的民變已平,武昌不宜發動。黃申薌覺得很對。於是,大家決定了起義的事作為罷論。
不料消息已經走漏。官方宣布戒嚴,派憲兵來三十二標捉拿黃申薌。黃申薌翻牆逃走。官方而且封了《商務報》。群治學社經此打擊,隻得暫停一切活動。
《細說民國創立》五二、振武學社
三個月左右以後,同誌們重新活躍起來。李抱良(六如)、黃駕白等在四十一標一營左隊潘康時的隊部開會,議決改組群治學社為振武學社,加強組織的秘密性,公推楊王鵬起草社章。結果,成立大會在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舉行於黃土坡“開一天”酒館,通過社章,選舉職員。社章在大體上與群治學社相同,所不同的是:宗旨改為“聯絡軍界同袍,講求武學”;職員除了社長、文書、會計、庶務、評議員以外,增加“標代表”、“營代表”、“隊代表”。楊王鵬被選為社長,李抱良被選為文書兼庶務。
大會議決,本社的“幹部會議”隻有標代表可以參加,以免消息泄漏。標代表因故不能出席之時,得指定一位營代表代他出席。社的月捐(薪餉的十分之一)由隊代表收齊,交給營代表。營代表交給標代表,標代表在發餉日子的五天以內,彙送本社的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