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1 / 2)

“不可以!公主三思!”浴夕大哭。

一直在聽的將士們此時才明白相思的打算,一個個都愣住了。

相思朝他們道:“你們可以選擇留下,隨我死在這裏。也可以自行離開,無人會阻攔你們。都隨你們。”

“我們……我們與羲和王妃同生共死!”

“同生共死!”

相思心中一暖,“不,你們是與你們的國家、與這一方你們捍衛的土地同生共死。”說罷慘淡一笑,笑容中竟然帶著暖意,朝浴夕緩緩說道:

“浴夕,成全我。我想和他死在一起。”頓了一下,“我知道他也願意。”

半個時辰後,攻至山腰的渾夕義軍突然發現山頂燒起熊熊烈火。佐伊當機立斷,立即下令撤退下山。誰知退下不遠,山腳也燒了起來!

“叱野,這可如何是好?我們中計了。”佐伊道。

叱野看了看山下的火勢,又看山頂,“你帶兄弟們往後山撤,火勢小就用沙土去埋,滅了一處的火,開個口就衝出去。”

“好法子!”佐伊笑讚,“兄弟們,走!”走出幾步卻見叱野不動,“走啊!”

叱野道:“我斷後。”

佐伊叫將士們先走,自己朝叱野道:“你不走了,我知道。”

叱野隨意一笑,“怎麼不走?不走等在這裏被燒死不成?”

“叱野,也許她早就下山了。”

叱野隻道:“你先走,帶上哼唧,我想一個人站一會兒。”

“我陪你。”

白羽帝三十二年冬,兩軍交戰於十王亭。

羲和王妃下令放火燒山,大火三日不絕,中容國七萬人、渾夕義軍六萬人共十三萬人,歿於此役。史稱“十王亭之戰”。

羲和王妃屍骨無存,追諡“烈義王”,衣冠塚葬長陵。

作者有話要說:  Ending

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請大家繼續關注“鴻蒙傳奇”係列終部《姽嫿書》!謝謝!

☆、後記

【後記】

又到一年《後記》時。

距離上一次寫後記,已經是好久之前了,所以動手寫這一篇的時候,我心裏麵又是激動又是忐忑。

忐忑源於這個故事太長。

起初“鴻蒙傳奇”的定位我已經不記得了,但在構思《相思傳》的時候,我才真正確定要寫三部,並且每一部都上40萬字,這是我給自己的一個挑戰,也算是一次嚐試、一次突破。

《相思傳》的基調和第一部《弱水記》就差別很大。《弱水記》因為以穿越開頭,總是帶著詼諧搞笑等因素,加之女主的性格張揚外露、男主屬於悶騷型(偶爾也明騷一下),所以整個故事都充滿了激情。不管是柔情戲碼、催淚戲碼、打殺戲碼,都是轟轟烈烈的發生。

而《相思傳》就要內斂許多。

其一,是女主性子雖然活潑,但她在不知不覺中已攪入紛爭,而她的選擇和關弱水(《弱水記》女主)不同,關弱水直麵困難,對什麼都迎頭直上,采取主動。而相思相較略顯被動。直到她嫁給高辛瀚,她才開始真正明白,她的命運已經無法改變,她除了麵對並且掌控它,別無他法。且男主雖然很活潑(你們也可以說他是個無賴,他確實是),但他的戲份不多。這一點我必須承認,叱野的戲份遠沒有軒轅頊彧多,但並不影響他是男主、他的性格塑造。

其二,也是我覺得與內容有關的。故事發生的開始在九州洪荒之時,那時候正值亂世,亂世出英雄,所以第一部的人物大多都武藝高強、行子灑脫,很符合在亂世中摸爬滾打的人的設定。而《相思傳》發生時九州大地已隻有四國,且北狄依附於天命,而因為關弱水的原因,中容、渾夕也不會動兵,算是一個相對太平的局勢。

生長在這樣時局之下的人物,首先他們的武功注定是比不上父輩。正如打江山的第一代永遠強於跟在父輩身後的第二代。所以文中各人的武功都隻能說還好,叱野後期經由九州高手指點,算得上是這一群人裏麵武功最甚者。

但正如我所說,第一代打下江山,從第二代開始就是一個“守”字。在文中我多次想將現在所說的話通過人物說出來,考慮再三還是沒有。

軒轅頊彧、叱野、相思、高辛瀚、高辛澹、索昌隆、龍幺妹、高辛檀等人,他們出生在輝煌的天家或是尋常的平民百姓,但都生來就負有“繼承”的使命。如同軒轅少淵所說,武力並不能永久統治人心,掌一國天下,依靠的不僅僅是拳腳功夫。

所以他們這一代人,我給了他們除去武功外更重要的一些能力。軒轅頊彧的權謀(或是你可以叫它不得不妥協的責任)、相思的醫術、叱野的不羈、索昌隆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