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兒歌。

(5) 識字:春天、蜜蜂、蝴蝶。

2. 手指謠

目 的

(1) 學說擬聲詞“吧吧吧、刷刷刷、嘭嘭嘭、嗒嗒嗒”。

(2) 知道每個手指的名稱。

準 備

指偶5種(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妹妹),掛圖5幅。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請寶寶依次看掛圖一,說出“爸爸會開汽車,吧吧吧”;看掛圖二,說出“媽媽會洗衣服,刷刷刷”;看掛圖三,說出“哥哥會踢足球,嘭嘭嘭”;看掛圖四,說出“姐姐會打電腦,嗒嗒嗒”;看掛圖五,說出“小妹妹在看圖畫書”。

(2) 媽媽與寶寶一起看圖,多念幾遍。當寶寶有一定印象後,再說“大拇指是爸爸”,並幫寶寶給拇指套上“爸爸”指偶,然後依次套完4個指偶。最後再做動作,念幾遍手指謠。

(3) 媽媽念手指謠,請寶寶用手勢表演。

建 議

(1) 剛開始,寶寶不會完整地說出兒歌,也不會與兒歌同步出示指偶,家長應耐心地引導寶寶反複練習。可以由家長念兒歌,寶寶隻出示指偶,過渡到隻發擬聲詞,再過渡到說出完整的兒歌。

(2) 家長可通過玩猜手指遊戲,來幫助寶寶記住各個手指的名稱。

兒 歌

爸爸會開汽車,吧吧吧;

媽媽會洗衣服,刷刷刷;

哥哥會踢足球,嘭嘭嘭;

姐姐會打電腦,嗒嗒嗒;

小妹妹在看圖畫書。

3. 小 手

目 的

讓寶寶認識、了解小手的作用,會朗誦表演短兒歌。

準 備

手的圖片,字卡“手”“拍”“擺”“藏”。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出示手的圖片,讓寶寶說這是什麼,同時認識“手”字。

(2) 請寶寶伸出小手,拍拍媽媽的大手。媽媽可讓寶寶做合攏、放開等動作,以活動寶寶的小手。

(3) 學習兒歌 《小手》。

(4) 媽媽給寶寶加動作,讓寶寶表演兒歌。

(5) 識字:手、拍、擺、藏。

建 議

(1) 媽媽在教寶寶學習兒歌之前,先做洗臉、吃飯、畫畫的動作,讓寶寶猜一猜,學一學,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我用小手洗洗臉。”

(2) 為培養寶寶的靈活性,可加手指操:“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大個子睡了,老四睡了,小不點兒也睡了。咯咯咯,公雞叫,小不點兒醒了,老四醒了,大個子醒了,你(食指)醒了,我(大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

兒 歌

小手小手拍拍;

小手小手擺擺。

小手小手藏起來;

小手小手伸出來。

4. 小兔拔蘿卜

目 的

培養寶寶對色彩的興趣。

準 備

小兔玩具或圖片,3種顏色(白、灰、黑),字卡“小兔”“蘿卜”“白”“灰”“黑”。

智慧媽媽教你玩

(1) 媽媽問寶寶:“誰的耳朵長長的?誰的尾巴短短的?誰的眼睛紅紅的?”寶寶回答:“小兔。”再問:“這3隻小兔都是什麼顏色的?”(白色、灰色、黑色。)

(2) “媽媽呀,今天要給寶寶講一個關於小兔的故事,寶寶要認真聽。聽完後告訴媽媽,故事裏有幾隻小兔子?它們都是誰?”講述第一遍時,速度放慢些。

(3) 媽媽講述第二遍時,問寶寶:“誰給小兔當拔蘿卜的裁判?3隻小兔分別拔出什麼顏色的蘿卜?”

(4) 當寶寶熟悉故事內容後,再講故事時,媽媽說上半句,可讓寶寶接下半句,例如:媽媽說:“小白兔拔了一個——”寶寶接:“紅蘿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