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1 / 3)

這裏收錄的青釉連托盞(圖12,右圖),為東晉器物,耳盞和托盤以釉相互粘邊,托盤為圓形敞口,淺腹,平底,通體施青釉,造型樸實雅致。青釉盞,托(圖13,左下圖),為南朝器物,盞為直口,深腹,餅足;托為敞口,淺腹,餅足,內外劃雙勾線蓮辨紋,均施青釉,紋飾清清晰自然,造型古樸大方。這時期的茶盞的顯著特大多為餅足,底部露胎。雖然此時的茶具種類不多,但為唐宋以後茶具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茶具中除上述盞與托外,還有另一種我們常說的“茶壺”,但過去不吊壺,而稱為“汽瓶”,是注水的容器。常見的雞首湯瓶產生於三國末年至兩晉時期,以越窯為多見,德清窯等瓷窯均有燒製,它的出現對唐宋以後壺的形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早期的雞首湯瓶多數是在小小的盤口瓶的肩部一側置雞首,尖嘴無頸。閉口的流為實心,僅起裝飾作用。另一側塑雞尾,頭尾前後對稱。肩部置雙係,腹部豐圓,全器宛如伏臥的雞。器身施青釉,平底露胎。東晉時,瓶身略變大而高。頸部加長,雞冠加高,雞嘴由尖而改為圓,中空成管狀,作流通入瓶內,雞首已成為一種象征性的裝飾。相對的另一側設圓股形把柄,上端貼於器口,下端連於上腹,肩部兩側置條形係。東晉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又加飾龍頭,有的雙係平削成橋形,器型優美。到南朝時期,瓶形完全繼承東晉的形製,但器腹明顯高而豐,口緣成高洗口,頸變得比東晉瘦長,把柄也變粗而高,肩部置對稱的平削橋形係,平底露胎,形態從秀美向實用演變。隋代雞首瓶瓶身更加修長,頸亦細長,洗口增高,雞首高昂作曲脖打鳴狀,形象較前期生動,趨向寫實。把柄仍保持南朝時的龍形貼飾,肩部雙係出現新的形式,足部微外撇。隋、唐初期,越窯仍生產雞首湯瓶而不見執瓶,唐中期以後,則多產執瓶,雞首湯瓶少見。

二)

唐代茶具在中國茶具發展隻上,占有重要地位,這與其飲茶的傳統及方式有相當大的關係。當時飲茶風尚極為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茶具的生產,尤其是產茶之地的瓷窯發展更加迅速,越州、婺州、邛州等地是既盛產茶,亦盛產瓷器的地方。這時直接用飲用的茶具為盞(陸羽在《茶經》中稱為碗),其器型較碗小,敞口淺腹,斜直壁,玉璧形足,最適於飲茶。由於盞製作精細,釉色瑩潤,因而廣受矚目。最負盛名的當為越窯盞和邢窯盞,可代表當時南青北白兩大瓷係,均為當時的貢品。越窯盞和邢窯盞在造型風格上有明顯的區別。越窯盞“口唇不卷,底卷而淺”,邢窯盞較厚重,外口沒有凸起卷唇。唐代南方青瓷以越窯為代表,主要窯址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一帶。越窯盞是陸羽在《茶經》中所推崇的窯器,並用“類玉”“類冰”來形容越窯盞的胎釉之美,在當時影響甚大,倡和頗多,如顧況《茶賦》:“舒鐵如金鼎,越泥如玉這甌”;孟郊《賃周況先輩於朝賢乞茶》:“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韓[亻屋]《橫塘》詩:“越甌犀液發茶香”;許渾《晨起》詩:“越甌秋水澄”;李群玉《龍山人惠石廩方及團茶》詩:“紅爐炊霜枝,越甌斟井華”等,都是讚頌越窯盞的名句。這裏收錄的越窯青釉盞(圖19,右圖),既是唐代最流行的式樣,也是唐代越窯的大宗產品,均為典型的唐代器物。唐代越窯盞托托口一般較矮。浙江寧波市出土的一批唐代青瓷器,還有帶托連燒的茶,托口沿卷曲作荷葉形,茶盞作花辨形。代表北方白瓷的主要生產地。唐代李肇《唐國史補》談及邢窯盞口:“凡貨賄之物,侈於用者,不可勝記。絲布為衣,麻布為囊,氈帽為蓋,革皮為帶,內邱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白居易稱“白瓷甌甚潔。”釋蛟然詩日:“素瓷雪白漂白沫香。”陸羽《茶經》也認為,邢窯盞“類銀”“類雪”。這裏收錄的邢窯盞(圖28,左圖),廣口,外卷唇,斜弧腹,玉璧形足,通體施白釉,造型靈巧,釉色淡雅。邢窯盞在陝西、河南、河北、湖南以至廣東等地唐墓葬中常有出土,正說明了當日邢窯盞“天下通用之”的情況。晚唐時,茶盞的式樣越來越多,有荷葉形、海棠式和葵辨瓣口形等,其足部已由玉璧形足改為圈足了。這裏收錄晚唐時期的越窯盞和邢窯盞,均是這一時期的代表器物,可與唐代早期的茶盞相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