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地站在那裏,因為人贓俱獲,而百口莫辯。至於那先前說肚子痛的婦人,和所謂的白車,則消失了蹤影。這些故事都告訴我們,人雖然是善良的,但也要分清是非,不能說既然我是一個善良的人,別人有求於我,當然義不容辭了,哪有理由拒絕?我們說要是這樣不分原則,就是一種“愚善”,,因此,在沒有搞清一件事是否值得做之前,要敢於說“不”,不要被他人利用,更不要一不小心成為他人的替罪羊!當然,與人為善不是與惡人相安無事,而是會在救困扶弱、維護正義的情景中與邪惡和錯誤作鬥爭。因為善良的人不容忍對公眾利益的損害和對無辜的傷害。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就是喜歡利用他人的善良,假裝可憐或者委屈,以博取別人的同情。這些類似於騙子的人善於偽裝,把自己偽裝成弱小的“動物”,因為他們很清楚,善良的人是富有同情心的,善良的人是會保護弱小的。沒有原則的善良其實就是過度寬容的表現,這些人對於傷害他們的人,一次次地原諒,還天真地以為自己這樣做是寬容的表現。

第154節:謬誤35不分是非的做“老好人”

其實這樣的善良已經不能稱為善良,而隻能稱為軟弱,隻會受到欺負。我們這樣說,不是不讓人善良,而是讓你的善良有限度,有原則。有時候,沒有原則的善良是自己的盲目造成的,被假象蒙了眼睛,以貌取人,覺得對方不會欺騙人,即使上了一次當,不僅不吸取教訓,還再一次往別人設下的陷阱裏跳。在一些時候,善良的因卻沒有良好的果,那是因為,善良一旦缺少智慧的指引,就會沒有清晰的是非方向,就像丟了指南針的旅人,總是犯簡單而重複的錯誤,這時的善良已經脫離了本質上的純潔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有的時候不是善良,是無知。不做濫好人從人性本善的出發點來講,每個人毫無疑問都應該立誌做個好人:朋友有難、親人有難、甚至曾經的仇人有難,隻要力所能及都應該伸出援助之手。但這個好人應該做到什麼程度,難道隻有做到“濫”才可以罷手嗎?好人與“濫”好人雖一字之差,意▼

第158節:謬誤36為何總有人和我過不去呢

於是,喬治羅拉撕掉了他剛剛寫好的那封罵人的信,又另外寫了一封信:“首先感謝你這樣不嫌麻煩地寫信給我,尤其是你並不需要一個替你寫信的秘書。對於我把貴公司的業務弄錯的事,我覺得非常抱歉,我之所以寫信給你,是因為你是這一行的領導人物。我並不知道我的信上有很多文法上的錯誤,我覺得很慚愧,也很難過。我現在打算更加努力地去學習瑞典文,以改正我的錯誤,謝謝你幫助我走上改進之路。”不到幾天,喬治羅拉就收到了那個人的回信,請喬治羅拉去看他。羅拉去了,而且得到了一份工作。生命中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