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是一個廚師,在紐約郊外著名的卡瑞月湖度假村工作。經常有許多有錢人到那邊度假,舒緩城市的緊張生活。有一個周末,服務生端著一個盤子走進廚房對喬治說:“有位客人抱怨這道‘油炸馬鈴薯’切得太厚了。”喬治看了一下盤子,跟以往的油炸馬鈴薯並沒有什麼不同,也從來沒有客人抱怨過切太厚。盡管如此,他還是重新將馬鈴薯切薄些,再做了一份請服務生送去。
第162節:謬誤37老是批評別人的人,最令人討厭
幾分鍾後,服務生端著盤子氣呼呼走回廚房,並對喬治說:“這位挑剔的客人一定是生意上遭遇困難,他對我發了頓牢騷,還是嫌切太厚了。”喬治忍住脾氣靜下心來,耐著性子將馬鈴薯切成薄薄的片狀,之後放入油鍋中炸成誘人的金黃色,撈起放入盤子後在上麵灑了些鹽,然後再度請服務生送過去。沒過多久後,服務生對喬治說:“客人滿意極了,誇獎說這輩子從沒吃過這麼好吃的炸馬鈴薯,同桌的其他客人也都讚不絕口。他們還要再來一份。”這道薄薄的炸馬鈴薯從此成了喬治的招牌菜,吸引許多人慕名前去品嚐,慢慢傳開後成了薯片,並發展成各種口味,今天已經是地球上不分地域人種都喜愛的休閑零食。美國前總統傑克遜有句名言:“批評你的人是你最好的朋友!”沒錯,別人的批評能讓我們更加小心謹慎地做事,不犯錯誤。如果你對別人的批評毫不在意,則會麻木而無進步;而如果像上麵故事中的喬治一樣,將別人的批評化為進步的原動力,一定能獲得成長。有三個學習繪畫的人在學藝途中將自己的得意之作分別標價1000元出售,第一位光臨的顧客對他們的作品都相同的一句話:“這幅畫恐怕值不了那麼多錢吧”第一個繪畫者聽後,對自己的畫又仔細地進行了修改,後來以2000元售出。而他經過不斷的刻苦努力,終於成為了著名的畫家。第二個繪畫者聽後,輕輕地將畫撕毀,而從此改行,學習雕塑而成為一代宗師。第三繪畫者聽到顧客的質疑後,開始懷疑自己的畫或許真的不值那個價,便降低了要求,以500元售出。至今,他仍是一個三流的畫家,以賣畫糊口,過著流浪的生活。對待批評,大凡有兩種態度。一是聞過則喜,把批評作為推動工作的動力。另一種或聞過則“怨”,找出各種理由為自己辯解;或聞過則“怒”,對批評進行反擊。富蘭克林:“有耐性的人,能得到他所想要的一切。”如果將責難批評比喻為一桶沙子,當它無情地撒向我們時,我們是不是能夠靜下心來,在看似不合理的要求中,找到讓自己進步的“金沙”?每個人麵對批評,要有一個好的心態,隻有把別人的批評看作是一種關心,把批評作為動力,增強積極向上的欲望;把批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