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節:謬誤47對“破壞分子”毫無防範之心
謬誤47對“破壞分子”毫無防範之心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有的人是害人之心全無,但防人之心也全無。他們總是不設防,隨便是誰都可以和他交上朋友。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實,朋友對一個人思想言行的影響很大。人生在世,少不了朋友的友誼和支持。然而,正如美國的一句諺語所說:“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時時勤於思考。”大千世界,魚龍混雜,所以對你身邊慫恿你幹壞事的、打擊你積極性的、背後挖你牆角的“破壞分子”就不能不防著點了。選擇好身邊的朋友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中,有時會碰到這樣一些人,或許由於他們個性灰暗,成日抑鬱缺乏幽默感,或意誌消沉無所事事。總之,他們是一群乘坐灰色列車的人,隻要你跟他們在一起,便會被對方弄得筋疲力盡,他們是精神上的吸血鬼,碰到這樣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合適的機會遠離他們。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孔子說:有益的朋友有三種: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誠實的人交朋友;同見識廣博的人交朋友,便有益。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種:同善於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同心術不正的人交朋友;同誇誇其談、華而不實的人交朋友,便有害。可見,孔子是以“品德”和“知識”這兩個標準衡量朋友的。他的話雖已過了兩千多年,但今天仍有現實意義。在一個“創造財富”的論壇上,有人將財富與朋友的關係作了一個很形象的測試。他要求測試者拿出一頁紙,然後在紙上寫下和你相處時間最多的6個人,也可以說是與你關係最親密的6個朋友,記下他們每個人的月收入。然後,算出這6個人月收入的總和,最後算出他們月收入的平均數。這個平均值便能反映出你個人月收入的多少。許多人都驗證過這個試驗的準確性,結果都具有震撼的效果:一個人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由與他關係最親密的朋友決定。提出這個測試的人進一步這樣闡釋:如果你最親密的朋友是公司的高級主管,那麼你們在一起時所談論的主要內容多半會是關於如何管理和經營的;如果你最親密的朋友是公司的職員,那麼你們在一起時談論的主要話題多半會是關於如何工作的;如果你最親密的朋友是房地產商,那麼你們談論的話題多半會是關於房地產的。
第200節:謬誤47對“破壞分子”毫無防範之心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能清楚的反映出積極心態的人和消極心態的人不同的表現:有個年輕人打算搬家到一個非常漂亮的地方去住。他想了解一下這裏的人情世故怎樣,便問路邊的一個老先生:“這裏如何?”老先生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到:“你的家鄉如何?”“那裏糟糕透了,根本就不適合我們居住,總是讓人覺得很討厭,所以我想搬到這裏來!”老先生聽完很嚴肅的對這個年輕人說:“那你還是走吧,這裏和你家鄉一樣讓你討厭。”後來又來了一個年輕人,也是碰到這個老先生,還是問了同樣的問題,而老先生也是沒有直接回答,同樣反問那個年輕人。不過那個年輕人的回答卻是這樣的:“我的家鄉很好,我也很想念我的家人,要不是因為工作的原因,我也不會搬到這裏來!”老人高興的回答:“那麼你就留下吧,這裏也和你的家鄉一樣美,你也會想念這裏的。”正所謂一個人的心態是什麼樣的,那麼他眼中的世界也就是什麼樣的。生活積極的人,他們的心態會影響我們,而不是讓那些消極的人用他們消極的話來幹擾我們的行動。消極的人,他們由於不敢做什麼事,總是把一些問題想得過去複雜,以至不敢嚐試。如果在你的身邊有幾個這樣的人,你將受其影響而一事無成。所以說,選擇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很重要。請與雄鷹為伍人們常說:“人生如下棋,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交友其實也是如此。與正直的人交友,可以使自己積極向上;與頹廢的人交友,可能會使自己不思進取。可見,交友不慎,就很可能導致人生偏離航向,甚至成為引發災難性後果的起因。為此,交友應講策略,多交益友,遠離“損友”。有一個寓言故事:一枚鷹蛋被放到了一個母雞的巢裏。結果這枚蛋被母雞孵化成了一隻小鷹。這隻小鷹自以為也是一隻小雞,每天做著與母雞一樣的事情,在垃圾堆裏找食物吃,與其他母雞嘻戲,像母雞一樣咯咯地叫。它從來沒有飛過幾尺高,因為母雞們隻能飛這麼高。它完全認為自己就與母雞一樣。一天,它看見一隻鷹在萬裏碧空中展翅翱翔,就問母雞:“那種美麗能幹的鳥是什麼?”母雞回答說:“那是一隻鷹,它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鳥。你不過是一隻雞,不能像它那樣飛,認命吧。”⊙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