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1 / 3)

央銀行可以有效調控的多層次、有彈性、能夠充分反映市場資金供求的利率體係。

根據我國現行的利率體係,利率市場化改革應包括以下具體內容:(1)在中央銀行基準利率和商業銀行的儲蓄及存貸款利率方麵,要從收人分配角度出發製定利率。一方麵,使中央銀行的基準利率成為既尊重市場利率水平,又能體現中央銀行宏觀調控意圖的靈活、有效的政策工具;另一方麵,使商業銀行能夠根據基準利率和現實的經濟情況靈活調整自身的利率政策,達到降低成本、防範風險、實現效用最大化的目的。(2)發展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國債市場,形成真正的、有影響的的市場利率。(3)通過法定利率的市場化、合理化,製約和引導民間利率,以實現高效、統一、有彈性、多層次、多樣化的利率體係。

利率市場化,是我國金融體製改革的難關,但利率市場化改革,對於完善中央銀行宏觀間接調控機製,使國有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真正實現商業化運作,提高社會資金的使用效率、合理配置資源等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並有助於金融創新和金融市場的國際化發展。

第三章 利息和利率

第一節 利息和利率的基本概念

識記:

利息:西方經濟學家從借貸關係表麵出發,認為利息是貨幣所有者因出讓貨幣使用權而從借款人那裏獲得的補償,或者說是資金短缺者從市場上籌集資金的成本。從本質上說,利息是剩餘價值的特殊轉化形態,是利潤的一部分。

收益:是投資者通過投資取得的收入,投資收益由基本收入和資本收入兩個部分組成。投資的基本收入包括利息和股息收入;資本收益是因資產價格上升而形成的價差收益。

利率:是利息與本金的比例,是一種反映利息水平高低的指標。公式:利率(R)=利息(I)/本金(P)。即:R=I/P

收益率:是收益額與投資額的比率。是反映收益水平高低的指標。在投融資中常常用到的收益率是到期收益率。

領會:

利率與收益率的區別與聯係?

利率是一定時期的利息額與本金的比率。收益率是收益額與投資額的比率。利息率與收益率是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係的。對於存款來說,由於到期償還金額與最初投資資本金是一樣的,因此,利率與收益率是一樣的。對於大多數債權憑證來說,如可流通的債券憑證,由於二級市場價格是波動的,債券參與二級市場交易,實現的價值就不確定,從而收益率可能會高於或低於票麵利率。因此,有些債券雖然有票麵利率,但實際收益率與票麵利率卻不相等,這種反映投資者實際獲利水平的收益率又被稱為有效利率。

第二節 利率的種類

識記:

單利率:是隻以本金計算利息,不考慮利息再投資情況下使用的利率。其公式是:I=P*R*T.I指:利息;P指本金;R是利率;T是借貸時間。

複利率:計算利息把定期結算的利息加入本金,逐期滾動計算。基本計算公式是:A=P·(1 r)n ,A為本利和;P為本金;r為複利率;n 為複利的期數。

固定利率:以借貸關係成立時確定的利率為標準,利率在借貸期內不能調整和變動的為固定利率。

浮動利率:以借貸關係成立時確定的利率為標準,利率在借貸期內可以調整和變動的為固定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