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著去開菜地,田老爺子則幫張青平地基。

一晃就到了秋收的日子,田老爺子抽空又去了一趟閻廟,將鐮刀鋤頭等農具都拿了回來。

天蒙蒙亮,生產隊集合的鈴聲就敲響了。

秋收是農民一年的大事,無論男女老少,都要下地。

而霜降前的秋收和秋播也是淮北農村最忙,最累的時候。

一方麵,要把地裏的莊稼搶收上來,曬幹保存好;還要將土地重新耕一遍,將積攢大半年的糞土撒到地裏。

喜兒見打麥場上,所有人嚴正以待!

雖然接下來的日子會很辛苦,但一想到馬上會有新糧食吃,大家渾身又充滿了幹勁兒。

就是最調皮的小子們,也都紮起褲腳,戴上袖套,跟在後麵將麥子抱堆。

打麥場的邊上站著那四個知青,打扮跟周圍的社員們格格不入。

為了下地幹活,大家都是挑的家裏最破最耐髒的衣服,基本都是補丁加補丁,褲腿上也用繩子綁緊了。

麥芒紮到皮膚上,很快就會又紅又癢,不僅褲腿,袖管還有脖子也用毛巾圍著。

估計整個秋收下來皮膚都要撓爛了。

他們四個人,穿的幹幹淨淨,跟去趕集似的。

高蠻子依舊是站在土丘上,不過今天話不多,搶秋收刻不容緩,很快分好組。

女人負責割麥子,小孩抱堆兒,男人負責把麥子成捆成捆的往打麥場挑運,壘麥垛,等天氣好的時候就打麥子。

最後還剩下四個知青,高蠻子眉頭皺了皺,把他們全劃到了女人組。

不過囑咐他們去麥田之前,先回家趕緊換身兒衣服,不然不夠他們糟蹋的。

秋收之所以累,是因為要一邊割麥子,還要一邊翻耕,秋種。

生產隊一共隻有七八條黃牛,淮北的旱地又硬的,唯有親眼所見,才能體會農民的辛苦。

三頭黃牛才能拉動一台雙輪雙鏵犁,這麼多的地,根本來不及耕。

但秋播到地裏的小麥,下種的時機是有規律的。

早一兩天和晚一兩天播下的種子,第二年就會長的不一樣。

這在農民的眼中,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所以,牲口耕地不能停的!累了,也隻能輪口休息。

除了牲口,還要組成人拉犁的隊伍!

貓妞兒說

貓兒蹲牆角畫圈圈,本來昨天書就可以改a簽,結果馬大哈的貓兒竟然遺漏了一個地方木有簽名,隻能苦逼的再快遞一份!繼續抹眼淚中~~~

☆、第十六章 交朋友

雙輪雙鏵犁由一個犁地的好把事掌著,前麵拴一條很粗的大綆,然後每人肩上墊塊兒毛巾。

一人係一根繩到大綆上,另一頭挎到肩上,喊著號子,齊步向前,使勁兒向前拉。

喜兒每天除了要在地裏抱麥堆兒,中午還要趕回家去做飯。

好在地離家不遠,但幾天下來,也是累的黑瘦黑瘦。

將近三百畝的土地,一大半都是靠人拉的。

喜兒覺得,淮北平原的土地最適合用拖拉機來耕地,大而平整,可這裏真窮啊!

田老爺子每天回來稍微衝洗一下,躺床上三秒不到就能響起呼嚕。

搶收就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每天半夜三四點,大鍾就敲響了。

淮北十月末的天已經很冷很冷,早上要從被窩裏爬出來,簡直需要天大的毅力。

早上是沒睡醒,迷迷糊糊的往嘴裏倒吃的。

晚上是困得眯著眼,繼續往肚子裏倒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