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般運動項目少辦或者不辦”的原則,取消了1961年度以及隨後兩年的全國技巧比賽。
同時,不少省市解散了技巧運動員,至1964年,在線舉辦了“全國體操暨四單位技巧運動錦標賽。”,稍稍緩和些。
但從1966年5月開始,又迎來十年紅色浩劫,不光使我國的國民經濟頻臨崩潰的邊緣,
體育事業的發展更是遭受重創,中國技巧在未走出第一個低穀期的困境,又遭遇第二個低穀期。
這十年,全國技巧比賽全麵停止,一些頗具成才希望的少年選手也被耽誤了運動年華,一些支持和領導過技巧運動的幹部更是遭受迫害。
陳鋒這段時間之所以如此奔波,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在於想挽救這方便的人才。
那天在土壩子上,陳鋒還跟喜兒講了一件苦笑不得的事情,可見他如今開展工作的難度之大。
由於紅潮極左路線的幹涉,在僅存的一點點技巧活動中,也必須塗上極左的顏色。
技巧的拋接動作變成了“軍訓翻牆”,個人翻騰變成了“衝鋒陷陣”,倒地動作表演成“壯烈犧牲”,兒集體造型則不能離開“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意境。
喜兒聽完,嘴巴足於塞進一顆雞蛋,這也太瘋狂了吧。
陳鋒吐出嘴裏草根,隻淡淡說了句,“這世界,沒有你做不到的,隻有你想象不到的。”
導致前麵這麼多年,陳鋒雖然也有想法,卻始終不敢行動。
直到1973年的時候,昆明舉行了全國技巧比賽。
這枚信號彈釋放出足夠的勇氣,讓他躍躍欲試的想法,變為現實。
雖然前路依舊會有荊棘,但用喜兒的話來說,不去走一走,咋知道走不過去呢?
正是因為陳鋒的這番話,喜兒才非常認真地觀察這個破舊的場館,據說曾經裏麵也出了不少人才。
裏麵的設備要麼被砸,要麼被搬空,裏麵所有的一切都被破壞殆盡。
顧莉雅跟著喜兒推開這扇滿是蜘蛛網的大門,看到裏麵的場景,都不得不感歎一句,“這些人也的確挺能幹的,能破壞至這個程度,也是需要一定智慧的!”
田誠大大咧咧地跨進去,結果不懂是撞到啥,吃了一鼻子灰,連連退出來。
倒是張逸滿臉的興趣,這裏摸摸,那裏翻翻.....
喜兒他們都看完了,他還在裏麵忙碌著,一臉灰土,依舊樂在其中。
“張逸,走啦。”
喜兒再三催促,他才一步三回頭的離開。
可走出大門沒幾步,拽住喜兒,“你們先去看吧,我在這裏再玩兒會兒。”
想溜,直接被喜兒反手拉住,“今天別去了,明天咱們一起打掃一遍,你想泡多久都行。這裏太久沒人,細菌太多。”
衛生問題上,顧莉雅最有發言權,連連給喜兒的話增加重量。
才讓張逸沒再糾結。
場館外麵就是個籃球場,一眼看到底,沒啥可看的。
倒是宿舍後麵的一塊兒荒地,引起了喜兒的注意。
“咱們把這些雜樹放倒一些,讓陽光能照射到這塊地方,然後把這裏的野草處理一下,就是個非常好的菜園子,你們覺得呢?”喜兒越想越覺得可行。
“還有前麵的池塘,清理出來的淤泥就是上好的肥料,裏麵養魚,自產自銷,多好?”喜兒的算盤打得霹靂巴拉響。
顧莉雅都忍不住扶額,“喜兒,你不做農民簡直就太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