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相仿的老人,休息時,坐在田頭嘮嘮嗑。
閑時,互相串串家門,喝點兒小酒。
這種交情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久遠。
可自己都已經開始享受兒孫福了,他卻還在為村裏的老老少少奔波,這顆心說不感動是假的。
“爸,您也知道,不是我不願意幫忙,隻是我要是接了這個挑子,指不定會出什麼事情呢。”田玉良見老父親難受,心裏不好受。
“我明白,隻是看他一個人苦苦支撐著,心裏有點不是滋味而已。”田老爺子背著手,去土壩子上散步去了。
以前還有甜圈很甜頭陪著,真想它們呀!
田誠很不能理解,“既然大隊長沒有帶領村民致富的能力,為什麼不讓他下台,選一個有能力的?”
張逸放下手中的書,若有所思道,“人情總是比事情難做!”
田誠本就是突發感想,說完,沒回應張逸的感歎,繼續沉浸到英文原著小說裏去了。
在喜兒的影響下,他們倆堅持聽英文廣播的習慣一直保留下來。
會到高石莊後,沒事兒就去找苗青,關起門來,大聲的練習口語和背單詞。
一個暑假下來,口語和單詞量的積累速度把苗青都嚇到了。
所以,沒多長時間,他們倆就能抱著英文原著看得津津有味,不懂的地方就抄錄下來,轉頭又去找苗青。
當然,這些書也都是托陳鋒給他們弄來的。
在高蠻子接受養豬場這兩年,大家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跟其它村子比起來,幸福指數蹭蹭蹭往上漲。
在加上老書記管理有方,村裏鄰裏之間,還算和睦。
所以,生活太平了,夫妻關係也和諧了。
這樣,來找苗青麻煩的事情也少了。
剛好有時間,在家裏教孩子們讀書認字,挺開心的。
而且,她也挺享受孩子們進步的樂趣。
高老爺子在小學裏,也越來越受到器重,尤其是紅色浪潮結束後。
毛校長又是個看重實際教學成果的人,學生們在他的教導下,拿回來一張又一張的獎狀和榮譽。
那張彌勒佛臉,笑得更是找不著眼睛。
他隻要一見到陳鋒,就會感歎,喜兒和張逸,田誠簡直就是他的大福星。
從那次在市裏露臉後,關集鎮小學的名聲就打出去了。
如今無論是撥款,還是教師資源,包括教育經費都被列入首要考慮的學校之一。
他現在混得風生水起,不過之前拚搏的那種成就感也在逐漸慢慢降低。
用陳鋒的話來說,就是天生折騰的命。
他享受的是創建和奮鬥的過程,而不是成功後的那種榮耀感。
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最見不得,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的孩子,竟然無法接受好的教育和好的學習環境。
這些娃娃未來全都是國家的接班人。
唯有他們有出息了,強大了,這個國家才能強大,才能不被欺負!
高老爺子回去跟高祥夫妻倆談到這個校長的時候,滿臉的欽佩。
“那他的妻子和孩子就願意跟著他顛沛流離,輾轉不同的地方嗎?”
一個天生隻知道奮鬥的人,無妻兒家人。
高老爺子臉上全是哀桑,“在戰火中,他所有的家人全部喪生了。他在輔導學生的路上逃過一劫。”
所以,這輩子,他的生命全都交給了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