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天混地沌(1 / 2)

自古萬道曰自然,虛空無念曰道極。無上九天曰仙宮,沉雲俯下曰凡塵。大唐盛世輝映月,物極必反天地混。五代十國分屬地,凡塵茫混硝煙熏。刀劍馬嘯斥九天,屍橫遍野無淨土。誰主沉浮天機定,忤逆道然徒燒心。

仙山道祖曰昆侖,凝天神峰曰玉虛。霏微紫氣繞峰巔,扶搖直上連九天。一ri紫氣散凡塵,飄渺南行旋巍空。巍名道山巍寶山,寶山魁偉置詔景。詔曰南詔國也,一詔統六詔謂之南詔。

南詔國國正遇到王世隆代。此人殘暴好殺好戰,連年發動戰爭,屍橫遍野,怨聲載道。軍隊成批逃亡,國內財富耗費一空。在向後蜀發動戰爭,男丁十五歲以上全部應征入伍,婦女耕田供軍需,民不聊生內外喊鹹。再數年(九世紀),詔國連綿三載大旱,餓殍橫道,屍骸遍野。民義四起,王臣將領爭亂不休。

乾寧四年(公元897年),權臣鄭買嗣殺南詔王隆舜,五年後又殺隆舜子舜化貞及南詔王室八百餘人於五華樓下,奪取南詔政權,建立“大長和國”。

鄭買嗣可謂是一ri得道忘清貧,做主江山丟民苦。**奢華悅**,揮金如土玉如石。殺人好xing根難變,昏庸無能亂施政。楊幹貞,大長和國之一等開國功臣,封領地於劍川郡,職劍川節度使節度使,委於重大兵權。

楊幹貞在劍川改革易製,輕減苛稅,促耕鼓生,至公元913年,劍川經濟飛速發展,人口劇增。此間暗暗招兵買馬充實軍隊,迅速成了兵陣最強大的節度使。

天夭橫禍事難料,一ri鄭買嗣出巡被刺,其子鄭隆亶繼位。鄭隆亶少學無數,難成大器,較其父更甚荒蕪。

楊幹貞善辯會道,借機奏壓鄭隆亶獲庫銀權勢無數。鄭隆亶軟弱無能,大策加封,楊幹貞勢力更是迅速猛增。坐擁軍隊過整個大長和國三分之一,危機朝野。

相國鄭新國及諸位大臣一直想除去楊幹貞權臣,穩保鄭家基業,秘密上奏謙說鄭隆亶,設法撤壓楊幹貞兵權。鄭隆亶也察覺危機,試圖撤壓和除掉楊幹貞。

楊幹貞得知消息後jing心策劃著謀算,至此整個大長和國籠罩在迷霧之中,危機四伏。

一座聳入天雲的魁偉雄山,白雲旋繞,青煙霏微,氣勢磅礴,震撼心魂。此山喚作點蒼山,山腳是一座廣袤而繁華的城市,正是大長和國都城羊苴咩城(今大理城)。

都城一望無際,直連輕煙飄渺的洱海。洱海之上微波蕩漾,幾隻漁船在碧水藍天的湖麵上忙碌著。

一個身穿白族服飾眉清目秀的青年漁夫正匆忙地收起漁網,動作敏捷卻難於掩蓋顯出的那幾分慌亂,大汗淋漓的臉上也看不出半點疲倦。

此ri的收成亦如往常,撈起了五條三餘斤的大魚和幾條小魚。他迅速撈起一條大魚放入小舟的甲板之中,將四條大魚放入一個不大的小木桶中,又將小魚放入小麻袋之中。

他擦了擦大汗,握起船槳將小舟劃至岸旁,栓穩。提著小木桶和小麻布袋走向岸旁監守的士兵。將小木桶和小麻布袋遞給士兵,說道:“官爺,今ri好收成,小的捕到了四條大魚,幾條小魚。這四條大魚就上繳給官爺,幾條小魚就給小的拿回家吧,小的娘子快要生子了,請官爺通融。”

一個粗臉毛嘴的士兵瞅了瞅年輕漁夫,奪過小木桶看了看。又打開小麻布袋,伸手進進去撈了撈,順勢撈了兩隻小魚放入小木桶之中。將小木桶中的魚全倒入身後的一個大木桶中,將小木桶扔到地上,說道:“小魚少說也有六七條,按律必須上繳百分之九十。念在你娘子要生育,多留兩條給你,快滾吧!”

年輕漁夫接過小麻袋,哀求道:“可是官爺,這麼小的四條怎麼……”

粗臉士兵罵道:“怎麼,不要是吧,給我拿來!”說完伸手奪過漁夫手中的小麻布袋,將麻袋中的小魚全倒入身後的大木桶中,將麻布袋扔到地上,罵道:“滾!”

年輕漁夫無奈撿起小麻布袋扔進小木桶中向前走去,臉上神情尤其悲痛,不止搖頭咬牙。不一會走到了一個小村莊,村莊門頭刻著“院旁村”。

一個與他年紀相仿的白族小夥路過問道:“阿平,今ri有沒有捕到魚呀,看樣子你娘子是快要生了,要多補補才是。”

阿平沮喪的搖了搖頭,說道:“全給監兵收了,一條了也沒有,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