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2 / 3)

第15節:識破產業鏈陰謀-陰謀(6)

由於是國際炒家取得了最終定價權,所以供需不重要。世界大米供過於求,石油供過於求,價格卻不跌反漲,因為2008年的大宗物資價格是由國際金融炒家決定的,他們說幾塊成交就是幾塊成交。他們找代理人來放話,例如在中國遊走的羅傑斯就是其中的重要成員,他曾說過,糧食價格上漲將會餓死人。這不就是國際炒家通過餓死人來達到控製定價的目的嗎?

這種國際通貨膨脹怎麼影響我國的物價呢?以東北大豆為例,中國東北的黃金大豆原來是全中國最好的,現在美國大豆進來了,美國大豆比中國大豆好,因為出油量高達23%,而且價格比我們東北大豆便宜12%。剛開始的時候,因為美國大豆便宜,所以大豆油也便宜了,拉低了其他品種食用油的價格。但從此以後,我們的大豆失去了定價權,而由國際炒家取得了定價權。最近,國際糧價大漲,所以逼得我們食用油價格不得不上漲,造成進口通貨膨脹!舉例而言,我國今年全年農產品供應量10 000億斤,而需求高達10 350億斤,其中供不應求的350億斤要靠進口,各位讀者猜猜需要進口的農產品是什麼?對了,主要是大豆。

我講出來,讀者覺得很簡單,都聽懂了。如果我不講,讀者可能怎麼也想不到。這就是國際炒家的厲害,我已經把其中的道理給讀者分析清楚了。比如說,羅傑斯在半年前呼籲大家要買農產品及其衍生品,為什麼?完全是為這個陰謀鋪路,他講什麼,什麼就要漲。這就是國際金融炒家的厲害。

讀者讀到這裏一定覺得很悲哀,你們會說:我們不能坐以待斃,我們要聯合其他國家,我們要徹底打敗國際金融炒家。讀者們是不是有這個想法,想不想打敗國際金融炒家?我們意氣風發地聯合幾個國家一起來圍剿國際金融炒家好不好?

但是讀者應該知道會有什麼結果,那就是我們可能一起被打敗。國際金融炒家很少失敗,而且今天的戰爭是我們從未經曆過的金融戰爭。要在這一場戰鬥中取勝,有兩個重要條件:第一,必須有最充沛的國際資本;第二,必須有世界頂級金融操作高手。我把這兩個前提丟給各位讀者,你覺得我們具備嗎?是的,我們隻具備第一項,充沛的國際資本,第二項具備嗎?很遺憾,中國有13億人口,包括我本人在內,都不是金融操作高手。我隻知道理論,沒有親自操刀試過。更可悲的是,我們連試試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一試就失敗!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崩潰是誰造成的?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誰造成的?2008年越南經濟危機是誰造成的?都是國際金融炒家。很無奈但又不得不麵對的事實就是:國際金融炒家可以動用幾千億資金輕輕鬆鬆打敗各國政府。我想舉個讓我們痛心的例子,2007年底,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宣布,次債危機使該行遭到巨大損失,但是他們通過我國建行上市賺取了1 300億元,也就是說,全體中國人每個人都付了100元給美國銀行。他們為什麼能賺這麼多錢呢?因為國際金融炒家取得了建行上市的"定價權",從而壓低定價圖利自己。對比而言,我國主權基金購買了黑石基金,卻遭遇了巨大損失。以美國銀行和我國主權基金的水平相比,證實了我國確實缺乏世界頂級金融操作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