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於某件事情時,就不會留意到電視機一直開著,小孩子在附近蹦蹦跳跳——他們不影響你正在做的事情,但是你的無意識也許會對這些聲音有所記錄。
你了解自己的聽覺記憶保存在什麼地方嗎可能比存儲視覺記憶的地方偏下,留意別人回想某種聲音時的樣子,他們往往會把頭偏向一隻耳朵。不要不相信這種說法,事實確實是這樣。不信,你可以試著回答下麵的問題,看看能診斷出什麼來?
——你上次聽到朋友的傷心事是什麼時候
——警車鳴笛時會發出什麼聲音
——你的鬧鍾是什麼聲音
——校歌的前四個音符是什麼
——回想車站周遭的聲音是什麼?
——當四周都是建築工地時,會產生什麼聲音?
——描述一下,你最喜愛的節目主持人在最近一期的節目上都說過哪些有趣的話。
上麵的幾個問題,你可以問問朋友和家人。回想某種聲音的時候,你的眼睛會看什麼地方如果眼睛不動,說明這個問題太簡單,給自己想幾個比較難的問題——也許是你很久以前聽過的聲音,或者是你隻聽過一次的聲音,看自己是否能夠清楚地回憶起來。通過聲音傳達到大腦的大量信息會轉化成文字。
當我們回想文字時,可能更容易想起它們傳遞的形式,而不是傳達時的文字本身,因為文字本身在我們的交流中所占的比例還不到十分之一。所以說重要的不是說話的內容,而是說話的形式。
誰都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查爾斯多侖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博德音樂健康和教育學院的主任,他告訴我們,海洋生物學家多年前就知道——魚的身體是耳朵的延伸,他不知道人類生物學家要在未來什麼時候才能認識到——人也是如此。我們通過整個身體吸收聲音,而聲音的韻律影響整個人。
一位美國的心理專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堅持讓他的朋友在他聽完美國搖滾樂曲後測試他左臂的臂力,他一定要證明他的臂力絕對不會因此而改變。結果他發現:在聽過搖滾樂後,他的胳膊軟弱無力,幾乎根本沒有力量抵擋外來的壓力。
第101節:第三章 激發你的高效記憶潛能(66)
他非常詫異,找出了能想得到的各種可能的理由,可是沒有一個能說明問題的實質。一位朋友的兒子做數學作業總是碰到問題。於是他試著把一些貝多芬的曲子放進了兒子的個人音響,想試一試它的效果,結果兒子飛快地完成了作業。
的確,有的聲音可以給我們力量,讓我們振奮;有的聲音則會削弱我們的力量,讓我們頹唐。貝多芬樂曲的目的是使人們從繁雜的日常事務中得到解脫,樂曲本身平衡、對稱而和諧。當我在研討班上與學生們一起時,當我勤勉地在計算機前工作時,都會播放這樣的樂曲。
增強記憶力的先決條件
這個世界上有不少記憶力驚人的人,我們通常不加思索地認為他們是生來就具備這方麵的天賦的。
這不是一種正確的看法。既然人的身體素質可以通過鍛煉來加強,那麼人的記憶力為什麼就不可以通過訓練而得到增強呢
事實上,那些記憶力超群的人,都善於對記憶力進行訓練。
反之,如果不了解這一點,整天隻知迷迷糊糊地過日子,記憶力自然不會好到那兒去。
我們仔細觀察那些“記憶好”的人,就會發現他們本身並不是那麼有意識地去增進記憶力,但是他們都在有意無意間,正確地把握了記憶的要點,因此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