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男性荷爾蒙的一把鑰匙。
過去人們對肌肉的質量、肌力大小、肌肉消退與否關注得很少,中老年人對此更不感興趣,任其肌力消退,很少關注肌肉質量。研究表明,人在30歲左右肌肉的比例開始下降,60歲時下降量可達40%~60%。如果不努力保持肌力水平,將使你在中年之後飽受各種疾病的困擾!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中老年人鍛煉的五項指導原則:要特別重視有助於心血管健康的運動;重視力量訓練;關注與鍛煉相關的心理因素;維持體能運動的平衡;高齡老人和體質衰弱老人也應參與運動。這裏特別提到了力量訓練。
中老年人防病、健身、治病、益壽延年的運動項目很多,較為適合的項目有行走、跑步(健身跑、原地跑)、遊泳、騎自行車、爬樓梯、門球、乒乓球、台球、羽毛球、打網球、太極拳、五禽戲、冬泳、爬山、劃船等。大家可根據自然環境、身體狀況、個人愛好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
肌力訓練的意義:
①防止肌力消退而導致的行動能力下降。許多中老年人都有“不敢動”的心理,結果是越不動越不敢動,越不敢動越不動,形成了從心理到行為的惡性循環,使許多人的行動能力低下,甚至行動不能自理。嚴重者將導致肌肉質量下降,如肌肉萎縮、肌腱韌帶彈性下降、關節變硬等。所以許多不經常活動的中老年人,肌肉、肌腱、軟組織損傷的幾率反而增大。
②肌力消退將引起全身肌肉鬆弛,包括結締組織鬆弛,有些中老年人因此出現胃下垂、子宮脫垂、老年疝氣、尿失禁等症狀。
③肌力下降導致肌肉總量下降,更嚴重的是引起代謝功能障礙。嚴格地講,代謝病的產生與此有著很大關係。
④肌力消退、肌肉總量變少,會導致激素水平下降,首先表現為性能力過早喪失。還會出現肌肉無力、行動遲緩等現象。中老年男性激素水平下降,會加速器官的退化,導致脂肪堆積過快。女性的肌力訓練,對調節激素分泌水平至關重要。
⑤肌力消退會導致神經係統衰退。老年癡呆主要是大腦萎縮引起的,而保持大腦總量的方法之一就是運動。目前許多中老年女性朋友流行用最細的針、最細的線織毛衣,她們的目的不是織毛衣,而是鍛煉眼和手。此外,全麵身體運動不僅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對植物神經係統也有著良好的刺激。
⑥肌力消退將使中老年人的抵抗能力下降。我們知道,老年人容易骨折,原因就是骨力不夠。所謂骨力,就是骨骼抗壓、抗折、抗扭、抗彎的能力。骨力來自何方呢?主要來源於正常的肌肉運動和超常的肌肉運動。肌肉的負荷越大,骨力提高得越快。
女性有力量才有型。
女人一生真的很麻煩:“天真可愛,亭亭玉立,風韻十足,黯淡無光,煩躁不安,喜怒無常,疾病纏身,老態龍鍾。”這是女同胞一生的寫實,把女性健康問題寫得非常精確。女性在21歲至28歲是最佳年齡段。28歲身體盛壯,35歲麵齒焦,42歲麵皆焦,女人為自己的皮膚、麵容操盡了心。女人一生都在圍繞生育做鬥爭,經常出現心血管、乳腺、呼吸、神經等健康問題。
提到肌肉力量練習,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這是男性的事情,似乎與女性沒有多大關係。傳統觀念裏,往往對女子的力量練習持否定態度。人們認為肌肉型的女性不美,甚至不能接受。實際上,大家對力量練習以及肌肉對人的重要性,缺乏充分了解。
我曾經看過《戰爭與男性荷爾蒙》一書,有一句話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女性體內男性荷爾蒙偏高者往往是成功者。”我在給國家級運動員進行體能訓練時發現,那些男性荷爾蒙高於普通人的女運動員,她們訓練時的承受力、比賽中的作戰能力、包括抗傷病能力等,確實表現得十分突出。提高女性運動員能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肌肉力量訓練。
有人擔心女人練力量會變得十分強壯,就會像男人一樣,其實這是不可能的。首先,女性體內有雌性激素,女性的脂肪水平高於男性,肌肉不是很容易生長。尤其是訓練方法不同,肌肉水平也不同。擔心力量練習使女性過於健壯,完全沒有必要。
肌肉對人體而言,就像第二個心髒。肌肉的收縮、放鬆,使心髒的舒張和收縮來得相對輕鬆,減輕了心髒的工作負擔。人生長到35歲左右,骨骼發展到頂峰,不再生長。但肌肉的生長可以伴隨人的一生。在骨骼完全定型後,人體可以用肌肉的變化來進一步美化形體,以補償骨骼造成的欠缺。如加強三角肌的力量訓練,同時鍛煉腰腹部的肌肉,可以使人看上去腰細、肩寬,顯得格外年輕精神。又如加強腿部肌肉的練習,能使腿部的線條節奏更清晰,同時減去多餘脂肪,使腿部看上去更苗條,更加富有美感。
女性需要肌肉。人生病時,身體可從肌肉分解出能量。肌肉越多,戰勝病魔的機會就越大。肌肉還可以保護骨骼,骨架上“披掛”的肌肉越多,骨架就越能受到良好保護。女性從大約40歲開始,一年將會流失1/3磅的肌肉。
如果不參加運動,將堆積相同甚至更多的脂肪。
我們曾給一些中年女性安排肌肉訓練,結果許多人的體重變化不大,但身體外形比例卻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因為肌肉訓練帶來了肌脂比例的優化。也就是說當營養模式不變時,如果肌肉代謝加大,女性肌脂比例將保持良好水平,處於更好的健康狀態。
訓練力量對處於更年期的女性,也起到了重要的調節作用。更年期問題使很多女性苦不堪言,試過許多方法卻難以見效。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中國女性更年期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骨與關節疼痛、記憶力衰退和易疲勞;西方婦女則表現為潮熱、盜汗、心血管舒縮症狀等。
此外,中國女性在情緒抑鬱、煩躁、失眠、易怒等方麵的發病率也比西方女性高。據統計,更年期女性占全球女性人口的20%,其中80%~90%有更年期綜合征的症狀和表現。
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擁有較少的肌肉,因為女性體內的雄性激素分泌比男人要低,而雄性激素恰恰是肌肉豐滿的必要物質。雄性激素分泌的濃度越高,肌肉組織就會越多。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一般在30歲開始逐漸衰退,到50歲左右就處於完全結束狀態。此時一個人雌激素低下的適應力是不同的,身體強壯者反應多為滯後型(55歲後出現更年期反應);而反應在40多歲開始的,一般身體多為弱者。
人體12條經絡中有6條(肝、膽、脾、胃、膀胱、腎)自腿上生。如果從雙腿鍛煉入手,就能起到良好的調腎、補氣作用。說起來非常簡單,腿力強壯之後,人的氣力會提高,有助於增強內髒的工作能力。身體鍛煉還可以使女性體內的男性荷爾蒙水平提高,充分改善更年期的不適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