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她們倆相依為命,千裏迢迢來到京城時,她一心想著自己要有爹了。遇見小燕子,她又有了姐妹。後來遇見爾康,她更是一顆心撲在她身上。
到底有多久,自己沒有好好看金鎖了呢?
金鎖隻是宮人。按規矩,下人病了,便要移出去。
那一日紫薇依舊渾渾噩噩地坐著,直到明月偷偷遞了消息,她才知道金鎖要被帶走了。嬤嬤又來勸她,她也不知道自己哪來的勇氣,第一次,她覺得自己那麼勇敢,覺得自己終於走到了。從濟南大明湖,走到了京都紫禁城。
那不是別人,她聽見有聲音在心中大聲喊,那是金鎖,是一起長大的金鎖,是陪著她一路走來的金鎖,是在娘走後,唯她命是從的金鎖,是整日護著她,照料著她,擔心她沒吃好餓著、沒穿好凍著,不開心也要臉上帶笑,被責怪也牽掛著她的金鎖。
她現在仆從環繞,是高高在上的格格。
真正懂她陪她疼她的,隻有金鎖。
自娘走後,相依為命的金鎖。
夏紫薇往後,有多少尊榮富貴,她不稀罕。她身邊隻得這一個金鎖。
金鎖,我的好丫鬟。
也是我的好姐妹。
紫薇掩麵大哭。
作者有話要說: 唔,還珠初步結束了。
我始終認為,乾隆是皇帝,當然想讓人掉腦袋就掉腦袋了,混淆血統,真的很重要。滿清統治者始終對漢人心懷警惕,真正的軍政要職直到清朝中期都是被滿人把持。封建統治者一再強調血統、宗族、嫡庶,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同時貫徹愚民政策。
出了這樣冒認皇親的事,乾隆自然如臨大敵。
他的性格已經開始轉變了,唉,也不知是好是壞喏。
☆、新月
褪去了光環,永琪也隻是個普通青年。他正值青春,頭腦聰穎,身份高貴,一路順風順水。說的人多了,他也以為自己便是那般,天之驕子,前途不可限量,別人都該恭維他的。他的生母早早的便不在了,養母也撒手西去。真正能耐心教育他的人都走了。他也隻是沒了娘的孩子,說話,做事,隻能自己小心翼翼揣摩著,就算這樣,也沒人關心他的對與錯。這樣做能得賞。那樣會被罰。他這樣懵懂的長大,傻乎乎地被周圍人推著跑。
有時他也會想,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呢?可身邊的人都說這樣做是對的,那便是了。久而久之,他也再記不起去想了。
他現在一個人躺著,心中一片茫然,什麼也不想做,卻又有點惶恐於鎮日裏的無所事事。自己還能幹什麼呢?他要大婚了,有自己的福晉,這樣想著,他卻一點也不開心,隻是沒有人敢聽他訴說。皇阿瑪不理他了,太後也不在宮裏,躺了數天,他終於忍不住,想去找福家兄弟說說話。
然後,他上了折子求情。他真的很孤單,在宮裏他是主子,別人甚至要跪著回話,和福家兄弟在一起就很好,他也習慣了。也許再加上一個小燕子,那就更熱鬧了。
乾隆準了。福家也不傻,拚命推脫責任,乾隆估摸著對方嚇得差不多了,狠狠罰了一筆福家。現在他們不是旗人了,得自己找營生,可是福倫還是很感念聖上恩德的。
乾隆想幹什麼呢?宗室們心中仍有不滿,也不敢當麵詢問。短短幾日,乾隆已經變了,不再像往日那樣能迅速被看破心思,他越來越像他的先祖,也愈發沉默了。
兜兜轉轉,京城裏有個會賓樓開張了。永琪時常在那兒消磨時間。福爾康建議救出小燕子,福家兄弟都覺得紫薇知道了一定會很開心。再說了,這一切改變的是那麼突然,其中恐怕有什麼誤會,解開了,大家再向皇上陳情,一切又能和從前一樣,多美好啊。說著說著,年輕人們便有熱血沸騰,渾身充滿了幹勁,有了新的奮鬥目標,永琪也迅速振作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