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3 / 3)

甚至還有小孩唱起了民謠,每天舉著風車在街頭巷尾活蹦亂跳,豁著缺牙,聲聲相傳地就把“神女孟天嬌”這個名號越叫越響亮。

天嬌打理好自己,便與母親一起在房裏用早膳,兩人聊著家常,母女倆都笑得眉眼彎彎。

“天嬌!”

孟老爺“乓”的一聲踹開了門,手上還抓這一隻大鐵叉,被烤乳豬的煙火熏了一身油膩,全然不顧形象地衝了進來,眼神慌亂,好半天才把目光聚焦到孟天嬌身上。

“這是瘋了不成!”孟夫人兩手叉腰就吼了回去。◆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孟夫人自小長在山寨,講話粗聲粗氣慣了,一旦遇了什麼事凶起來,就會像現在這樣,完完全全“不拘小節”。

“夫人,瘋的可不是我,”孟老爺擲地有聲,“皇上他,他指名道姓,要見咱們家天嬌……”

作者有話要說:  大嬌子:我爹在我的協助下,終於要去麵基了~

小金子:再亂說話,小心皇上砍你的頭砍你的頭哦……

作者君:別人不是麵基,是去找小時候的……好朋友。

☆、春雨監正

金鑾殿裏,一派可怖的沉寂,龍椅前焚了一對禦製掐絲琺琅雙鶴香爐,兩縷嫋嫋青煙從鶴嘴裏緩緩升起,一股奇異的香味便在大殿中彌漫開來,熏得人昏沉沉。

殿堂中人無一不是麵色凝重的。

唯有一個白發鶴顏的道士,手裏撚著三縷長髯,俯身在皇帝耳邊,用隻有他二人能聽見的聲音,絮叨著什麼。

皇上則隨隨意意歪坐著,靠在椅背上,伸了隻手撐住自己的腦袋,聽得津津有味。

京城裏素有百姓傳言說,當今聖上迷信道教,整日不理朝政,卻獨寵一名叫方中道的老道士,弄得自己二十又七的年歲了,還要叫攝政王管理朝政。

天嬌屈著小小的身子,低著頭,臉上隻帶著淡淡的恬然微笑,目光軟軟垂在自己跟前,淺緋色的裙擺在白玉地麵上撒成圓圓一圈,像極了一朵盛綻的蓮花。

身邊,孟老爺也一臉肅穆地跪著,臉色沉得仿佛可以擰出水來。

劍眉星目間,收走了平日裏的無所謂,多添了幾分英氣,倒更顯威武氣概。

“平身吧,”沉默良久,皇上才緩緩坐正身子,卻是滿臉戲謔,望著孟老爺,“孟猛,你終於舍得來看望一下朕了。”

“草民不敢,”孟老爺不由得又低下頭,心裏麵像打翻了壇子,霎時五味成雜。

這麼多年了。

十六年了,孟老爺再一次見到皇帝。

一切都要追溯至二十八年前,那時候大楚國剛開國,孟老爺也才剛出生。

孟老爺的父親曾經是開朝元帥之一,驍勇善戰,為人剛直不阿,一路追隨先帝打拚天下,在先帝登基前,一直與先帝稱兄道弟。

因此開國後,先帝也常常請孟老元帥帶著當時尚且年幼的孟老爺,進宮陪伴與他年歲相近的太子。

兩個孩子雖必然麵臨君臣之別,但長年累月,也是情同手足。

可惜好景止於十八年前,先帝駕崩,年僅九歲的太子即位,由其五皇叔為攝政王進行輔政。

攝政王貪圖皇權,最看不過眼的便是孟老元帥一派老臣,我金家的天下哪裏由得你們位尊權貴,便極力打壓,明爭暗鬥,無所不用其極,搞得朝廷中一派血雨腥風。

又過了兩年,情勢愈發危急,孟老元帥為避禍辭官,攜家眷上了京郊的山林,投靠年輕時的兄弟李威,落草為寇。

攝政王見孟老元帥夾尾鼠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