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節(1 / 2)

己的同胞產生差別性的待遇,不過亞維人還是會基於工作熟練度的差異而給予船上的乘員不同等級的居住環境。

在此同時,他們也開始以家族單位,或是以氏族單位這種鬆散的家族結合體形式逐步累積其私有財產,而且亞維人也藉由家產交換的過程來增加自身的財富。也許這是他們在漫長的航行時間裏用來打發無聊時間的一種方式。

亞維人在都市船內部的商業交易現象之所以會逐漸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其實跟他們當時已經將各家族或氏族的財產以資訊形式建檔有極大的關係。雖然這項資訊理論上應該相當具有商業上的價值,也就是說那時候他們以為可以在人類社會中賣出一個好價錢,但因為都市船外的人都寧願以資汛換取這份資訊的關係,結果到頭來有關誰是當時最富有的人的問題,就算後人翻遍了帝國前史也隻能在上麵找到極為曖昧的答案。

後來,隨著平麵宇宙航行理論的發現,亞維人也趁機建立他們的帝國。而商業貿易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帝國的主要立國基礎之一。

最早從帝國創建的過程中獲得最大利益的人就是代代世襲船長一職的亞布裏艾爾家族。因為當初登基為皇帝的人就是亞布裏艾爾家族的族長,而且皇帝也立刻下旨將一切具備平麵宇宙航行功能的船隻都收歸己有。當然那時候確實有人提出過異議,不過為了讓帝國的統合能永遠維持,經過一番說服的過程之後,這樣的言論也隻好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被駁回了。

接下來,亞布裏艾爾家族的人更進一步獨占了八個“門”的所有權。換句話說,任何通過這些“門”(它們的前身即為昔日都市船“亞布裏艾爾號”的動力來源,也就是“由亞諾粒子”)的船隻,都必須要向管理者支付“門”的使用費才行。雖然有更多人對這件事提出了更強烈的異議,但因為協商的過程太過曲折離奇的關係,這裏就先暫時按下不表。

不論如何,亞維人終於開始借由原本是用來保衛都市船的軍事力量向外擴張其領土了。他們很快就占領了三個星係,而這三個星係就是亞維帝國最初的領土。雖然理論上帝國是有了新領土,可是打從一開始亞維人就對以政治的方式統治地上世界不感興趣。隻要亞維人能夠獲得貿易獨占權,那麼他們也就很滿意了。對亞維人而言,“統治”這個詞彙所代表的意義,其實隻不過是向領民們的自治政府宣示帝國的存在感,同時讓亞維人自己對星際貿易產生更強烈的欲望,並從中累積更多的商業利益而已。

這三個星係很快就被分封給三個主要的氏族,而且帝國也特許他們擁有以各星係為據點從事貿易的獨占權利。然而在帝國曆的黎明時期,由於亞維人完全沒想過要將不介入地上世界政治視為基本原則,而且各領主的統治手腕也還稱不上洗練,所以領主與地上世界之間曾經為此而發生過不少嚴重的摩攃。

隨著帝國疆域的不斷擴大,領主製度也開始逐步成形。

通常領主可以區分為下列三大類:第一大類是負責管理八個通往帝都拉克法卡爾之“門”的諸王。由於他們之中一定會出現一位皇帝的關係,因此諸王絕對不隻是單純的領主而已。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原先管理“門”的職務如今也形同虛設,而王位也就因此而成為一種單純的名譽頭銜了。

第二大類是掌握其中具備有人行星之星係的諸侯。雖然以前這些人都一視同仁的被稱為伯爵,但後來亞維人還是認為有必要就這些諸侯的地位加以排序,因此帝國便新設立了公爵、侯爵以及大公爵的爵位。其中大公爵是專門為根源二十八氏族之長的嫡係家族而設置的位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