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你想讓婚姻突如其來嗎?(5)(1 / 2)

結果,因為有兩次被經理叫著去陪客戶到下麵的分廠參觀,回家晚了,婆婆又大做文章,不依不饒。漂亮,反成了她的錯。她沒學曆、沒特長,憑什麼經理那麼器重她?她連電腦都不會用,憑什麼人家叫她當秘書?還不是那張臉?這是婆婆的邏輯。她把這邏輯傳給兒子,兒子便回去對付老婆。於是,她挨打的日子開始了。身上時常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有淚隻能偷偷的流,不能讓別人見到看笑話,當初她嫁到高官家庭不知道有多少人嫉妒眼紅;也不能回娘家哭,不能讓父母擔心。

終於,她再也承受不起,提出了離婚。在他們要結婚時,婆婆就下過斷言:她是有所圖的,她決過不長日子就會跟老公離婚,然後分一半資產。所以,婆婆一直反對他們買房子。最後,她一分錢也沒得到,輕身離開了那個家。

有多少嫁入豪門的人都是這種結果,大明星賈靜雯怎麼樣?何況是她?也許有憑著忍辱負重的美德感化了高高在上的婆家人的,但是要忍多少辱負多少重?付出這些值得嗎?當老公不再站在你這邊時,還要付出嗎?

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發生在自己身上,結婚前就要做好決定。如果男朋友的父母對你不滿意,而且通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努力,他們的態度依然不變,那麼,及早轉身離開。找一個什麼樣的兒媳婦,他們的心目中由來已久,當完全不符合他們設想的你出現後,他們難以適應,這是可以想象的。但是,經過相處,他們仍然不認可,那麼,這段婚姻最好放棄。也許你會覺得:結婚是兩個人的事,別人反不反對影響不了大局。那就錯了,結婚的是你們兩個,可是生活中,你要麵對的是他的家人。何況,盡管老公站在你這邊,可是,那些人畢竟是他的父母,這永遠改變不了。說句不怎麼中聽的話,老婆可以換,隻有父母不由他選擇。別期望你在爭戰中會勝,你永遠也爭不過他的生身父母。

12 別讓愛情死無葬身之地

有句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可是,如果沒有婚姻,愛情便死無葬身之地。”說起愛情死無葬身之地,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結婚前,兩人就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分手;另一種是,明明很相愛,結婚後的生活卻是一團糟,或者過不了多久,相愛的兩人便以仇人身份各奔東西。

讓愛情葬到一個什麼樣的墳墓裏,以下幾條供參考:

雙方父母最好少見麵

有人認為,讓雙方父母經常聚一聚,增加感情,會對夫妻的感情有好處。其實不然。雙方父母在初次見麵時都會很客氣,但是熟悉後,就會發現雙方家庭的習慣、思想、觀念什麼的都不一樣。而哪一方都認為自己的才是在幾十年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最好的生活方式。於是,開始互相看不起。一旦夫妻有了矛盾,就不由地會把根由歸到對方父母身上——完全是他們教育的失敗造成的。誰也不喜歡別人指責自己的父母,勢必要分辯,產生爭執。於是,傷感情的事就開始了。

給公婆買東西適可而止

對於毫無血緣關係、卻要稱其為爸爸媽媽的人,有時候為了增進感情,你可能會進行物質收買,經常買點禮物哄哄他們。你覺得這樣他們就會慢慢把你當成自己的孩子,錯了。為人父母者,他們會無私地把一切給自己的子女,從不求回報,而對子女領回的那位就不一樣了。首先,你把他們的兒子搶走了,至少搶走了一部分,你不能沒有付出就享受他們幾十年精心培育的這個成果——他們那優秀的兒子。別指望那點東西就會讓他們對你放下芥蒂。沒有血緣關係,但求平等相處即可。其次,如果送東西太頻繁,還會讓他們習以為常,這周送了,下周送了,下下周也送了,再下下周,你沒有送,他們就會不高興。為什麼這周沒有?對我們有什麼意見了?有什麼想法了?

沒結婚就天天長在婆家

不知道有些女孩子是怎麼想的,沒結婚時就天天往婆家跑,也許她覺得早些進入一家人的角色結婚後相處會好些。就像與人相處,自來熟的人更容易融入新環境。可婚姻是特殊的環境。沒結婚整天往婆家跑,婆婆會以為你太纏她兒子,甚至懷疑兒子根本不太喜歡你,是你一直粘著不放,因而看輕你。

別讓婆家對自己的家事知道過多

婆媳聊天,好像真的沒什麼共同話題。所以,有些女孩習慣把自己的家事掛在嘴上,也不管聽者是誰,就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豈不知婆婆是個很特殊的聽眾。如果你把自己家誇得太好,她絕對不喜歡聽:你現在是我們家的人,卻總覺得娘家好,難道我們虧待你了?再說,我對你這麼好,你還是誇你娘家媽,我哪點對不起你?如果,你把家裏的糟心事說出來,除了換來幾句憐憫的話,什麼也得不到。而且,婆婆會想:她娘家這麼麻煩,會不會拖累我家,她跟我說這些是想從我這裏得到什麼嗎?更有甚者,婆婆會時不時拿這些事來揶揄你,那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