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年齡的差距也可以稱作代溝。對於兒子,婆婆再了解不過,即使存在著代溝,也都會化解,可是,婆婆和你在以前完全是陌生的兩個人。到了一起,代溝帶來的不和諧就會凸顯出來。而婆婆的脾氣老公最熟悉,她的無理取鬧、一意孤行、武斷,作為兒子都會不理會,或一笑置之。到了你這裏就不行了,這種強勢的婆婆令你感到喘不過氣來。在父母眼中完美無瑕的公主到了婆婆眼裏,瞬間變成滿身毛病的問題女。這種不認可帶給你無盡的委屈,為自己爭取清白的行動也就展開了。
觀念。在婆婆內心裏,兒子永遠是她的私有財產,她不希望有別人的愛來幹擾他們。她害怕別人來分享她的兒子。然而,這是不可能的。當兒子成了家,有了心愛的人,會把時間轉移到妻子身上,母親便覺得受了冷落,於是把一切罪責都歸到媳婦身上,是她搶走了兒子。潛意識裏就會存在那種說不出的嫉妒和不快,所以總想找各種機會奪回來。有人說嫉妒能讓人變成魔鬼,在這種嫉妒中,婆婆幾乎失去理性地幹擾夫妻感情,找碴兒找借口,甚至不惜捏造事端詆毀媳婦,以達到離間的目的。
感情。本來就是毫不相幹的兩個人,因為婚姻來到了同一屋簷下,成為“一家人”。而且作為女人,還要改口把那位陌生的女人喊作媽媽。於是,對婆婆產生寄望,總是有意無意地拿她與自己的媽媽比較,希望她能像自己的媽媽那樣對自己。結果總是大失所望。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在一起,唯一靠的就是相處,看處到什麼程度。對於婆婆那邊也一樣,她也會對媳婦寄予期望,相處起來才發現,她並不像自己的女兒那麼了解自己,也不像女兒那樣心疼自己,更不像女兒那樣聽自己的話。彼此都對對方帶著失望和不滿,一天天見麵,一天天積攢,總有一天會爆發。
萬不可與婆婆對立
基於上麵四個障礙的關係,往往讓女人想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裏。其實仔細想想,關鍵是一個心態的問題。同樣的批評,如果由自己的媽媽來說,你絕不會記在心上,而婆婆說的,不管是輕是重,哪怕是很委婉,你都會耿耿於懷。如果能把對母親的“寬容”用在婆婆身上,你也許不會自尋煩惱,讓怨氣越積越深。
首先,不管感情發展到什麼程度,都要尊重婆婆。畢竟她是長輩,完全不需要在婆婆麵前刻意強調自我。我的生活方式是現代的,我的教育理念是新的。非要讓婆婆認同你,並跟著你走,這根本是不可能的。當她堅持她的想法做法時,即使內心不認同,也要讓她覺得你很尊重她。畢竟她年紀大,生活經驗比你多。
其次就是回避矛盾。不管事端由誰發起的,都不要正麵衝突,所謂撕破臉,於誰都沒有緩和的餘地了。而最難過的是,沒有餘地了還要在一起生活。想一想後果,還是忍耐一下吧。她愛發火,讓她發個夠,她愛數落,讓她數落好了,你可以當做沒聽見就可以了。尤其是在外人麵前,不要與她爭辯,婆婆也會覺得你是一個識大體的孩子。等事情過去後,再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第三就是要多溝通。女人們常常不注意與婆婆溝通,有什麼話什麼事都要老公去轉達。這樣效果並不好。婆婆覺得你把她當外人,而且還會認為你太工於心計,什麼事都指使她兒子出麵。本來很簡單的事可能要複雜化了。比如關於吃什麼、買什麼、接送孩子、過生日等這些家長裏短的事,盡可以坦誠地與婆婆商量。讓她覺得你很在意她的想法,她的意見很重要,讓她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婆媳間最要不得的就是對立,可以說遺患多多。婆媳間不管說話做事都針鋒相對,誰也不讓誰,誰都想占上風,還要把中間那個男人拉進來,要態度,要公正。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讓那個男人夾在中間為難。久了,男人會很累,幹脆抽身不管,任由那兩個最親的女人鬥來鬥去。其實想一想,最後落敗的肯定是媳婦。因為婆婆是男人的媽媽,永遠也不能替換,她有多少缺點多少錯,傷害男人多深,一份母愛就全都抹平了。而媳婦呢,作為妻子、愛人,本身兩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隻是因為相愛而走到一起。當那些生活瑣事把愛磨淡,妻子的缺點就全都浮出水麵,沒有任何東西來掩蓋它們。這些缺點就成了婚姻的炸彈。
9 閨密不能少
結婚前,有事沒事就往密友那裏跑,在一起評論男人、討論女人、探討穿著,待到談了戀愛,沒事就不聯係了,跟男朋友鬧別扭時才想起去密友那裏訴說,尋求安慰。結了婚,就更加沒有時間聯係了。頭一年沉浸在新婚的喜悅中,第二年就忙著生寶寶,接著撫養寶寶。根本無暇分身與姐妹們聯係,關係也就漸漸疏遠了,等到婚姻出現七年之癢的時候,想起那位傾聽者,已經找不到她的聯係方式了。這時候才後悔,自己多麼不該重色輕友啊。
重色輕友,是女人最愛犯的錯誤了。
閨密是女性對女友的稱呼。有的閨密是從小的玩伴,彼此參與了成長的軌跡,熟悉對方的過去。有的閨密是在特定場合認識的,比如同事、同學,或在某些社團結識。因為有生活中的交集,所以很容易做心靈上的溝通,而成為無話不聊的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