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之鄉的夢
【葉永烈導讀】
“我們是沒有見過麵的老朋友!”記得,這是魏雅華見到我的時候所說的第一句話。
那是1984年4月29日下午,我和妻外出回來,遠遠的,便看見母親在陽台上朝我們招手。我猜想是來了客人。一上樓,果真,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戴一副近視眼鏡,正坐在沙發上。
哦,原來是魏雅華!他路過上海來看我。他說話聲音不大,冷靜,雙手常愛交叉在胸前。
一見如故。沒有任何寒暄。
他那時在西安交通大學裏工作,是一個工人。妻子是學校商店的服務員。他生在西安,長在西安。由於父親被錯劃成右派,所以他在1959年高中畢業後,無緣步入大學之門。不過,他酷愛寫作,也就走上了文學創作之路。
我第一次注意起他的名字,那是在1979年10月,北京的《工人日報》連載一篇驚險科幻小說——《飛毯的風波》,署名“魏雅華”。這家報紙在五個月前,連載了我寫的驚險科幻小說——《生死未卜》。編輯劉美圭、孟東明告訴我,這位新作者的作品寫得不錯。那篇《飛毯的風波》,便是魏雅華的科幻處女作。
後來,當工人出版社出版集子時,把我和他的作品收進同一本集子裏。當我主編《中國驚險科幻小說選》時,也選入了他的這篇處女作。《飛毯的風波》是他科幻創作道路的起點。
他的科幻創作的巨大飛躍,在於他寫出了《溫柔之鄉的夢》。這篇力作最初命運不佳,一連被五家雜誌退稿。當這篇作品落到了《北京文學》編輯手中,在1981年1月號發表了。很快的,《小說月報》、《小說選刊》和《新華文摘》都選載了這篇作品,魏雅華打“響”了!
一篇獨具創見、廣有影響的作品,往往會引發各種各樣的評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篇作品在中國文壇上受到讚譽之際,也受到來自科普界的猛烈批評。在各種場合,我總是為這篇作品辯解。我認為,這是一篇值得給予肯定的作品;雖然也存在一些缺點,但畢竟是次要的。我以為作者是有才華的,是中國科幻文壇上有潛力的新秀。不應以偏概全,攻其一點,不及其餘。迄今,我仍作如是觀。當聯邦德國約我主編德文版《中國科幻小說選》時,我也收進了這篇作品的。後來,在美國出版的、吳定柏編選的英文版《中國科幻小說選》,同樣收入這篇作品。
1983年,當《芒種》雜誌在第七期準備以“求索篇”的名目發表估計會引起爭議的魏雅華科幻新作《神奇的瞳孔》,事先寄來清樣,約我寫評論。我也欣然為之寫了《科幻小說要有亮色》。那篇科幻小說,果然又引起一番爭論。
我在《科幻小說要有亮色》一文曾寫道:
“在國內,關於科幻小說的爭論是頗多的。有些同誌以為威爾斯的《隱身人》不能算是科幻小說,隻是‘幻想小說’。當然,他們也會以為《瞳孔》不能算是科幻小說。我覺得,我們不妨把科幻小說的概念放寬一些,提倡各種風格、各種流派百花齊放。”
“《瞳孔》的作者是年輕的有才華的作者。在科幻小說創作上,他進行了許多勇敢的探索。有的探索是成功的。《瞳孔》列入‘求索篇’,也意在探索。《瞳孔》文筆流暢,短句,短段,作者是有文采的。但是,在思想內涵上的缺陷,是應當注意的。”
我和魏雅華開始通信。他的字,一個個像刻蠟板似的,端端正正。
正因為有了那麼多文字之交,我們成了“沒有見過麵的老朋友”。
在1983年11月,借助於“清除精神汙染”的大旗,中國科普界的“左派”們發動對中國科幻小說的“大批判”,我的長篇科幻小說《黑影》與魏雅華的《溫柔之鄉的夢》成為撻伐的目標。《黑影》被誣為“違背四項基本原則”,《溫柔之鄉的夢》被斥為“黃色小說”。
即便在那樣嚴峻的時刻,我與魏雅華在通信中互相鼓勵。
我與魏雅華終於見麵了,一口氣談了四五個小時。我感到欣慰的是,盡管那幾年科幻小說創作跌入低穀,魏雅華仍以飽滿的熱情,摯愛著這位受到冷落的“灰姑娘”。他不斷寫出新作。
魏雅華的科幻小說,文字清新,構思精巧,注意懸念的運用,善於刻畫人物,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他是中國新時期湧現的一位優秀的科幻小說作家。
那場“大批判”成為一幕曆史醜劇。到了2000年,《黑影》與《溫柔之鄉的夢》都作為中國科幻小說的優秀之作收入“二十世紀中國科幻精品”叢書,拂去了那不白之冤。
2000年1月下旬,我飛往西安,為新版《十萬個為什麼》簽名售書。在那裏,我與魏雅華重逢,格外高興。我們還一起亮相於西安電視台熒屏。
我發覺,魏雅華的思想非常活躍。那時候,他鑽研股市規律,居然成為西安頗有影響的股市評論家。他不斷在報刊上發表股評。他還出版了《中國股市:政策市》(中國對外出版公司出版)、《中國股市保衛戰》(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表達了他對中國股市的分析與見解。
除了科幻小說之外,魏雅華還創作了長篇文學小說《裸城》、《饑餓》、《落紅》、《落楓》、《落塵》、《媚眼》、《白眼》、《貓眼》、《麗影》、《黑妹》等。這充分顯示了魏雅華的創作實力。
魏雅華的創作是多方麵的。他寫出長篇紀實文學集《病態人格憂思錄》。在時政經濟評論方麵也頗有建樹,著有政論集《中國:紅┑啤お黃燈·綠燈》(同心出版社出版),《鄧小平身後的中國》(廣東經濟出版社出版)等。
如今,魏雅華擔任陝西電視台經濟頻道評論員,同時擔任多家報刊的經濟、文化專欄作家、特邀記者。
魏雅華曾以科幻小說《溫柔之鄉的夢》榮獲“北京文學獎”;以科幻小說《女媧之石》榮獲“青春文學獎”;以《遠方來客》榮獲“中國科幻小說首屆銀河獎”;以《天火》榮獲“中國科幻小說二屆銀河獎”。他還獲得了“中國海洋文學海燕獎”、“西安文學獎”、“中國通俗文學冰熊獎”等十五項文學獎。
魏雅華多才多藝,還擅長於書畫。他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作家。祝願魏雅華寫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結局
我決定和我的機器人妻子離婚!
不管她怎樣地用那淚水晶瑩的、可憐的、可愛的眼睛懇求我的寬恕,不管她怎樣用妻子的溫柔和夫妻間特殊的語彙來平息我的怒火,全是徒勞的。
曾幾何時,我還認為我的婚姻是人世間最美滿、最幸福的婚姻,可是……
我認定了,離婚!
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呢?
開頭
一年前,在我22歲生日的那天,我收到一張粉紅色的、散發著麝蘭香味的卡片。卡片是由婚姻管理中心寄來的。我可以憑這張卡片去我所願意去的任何一家機器人公司,領取一位機器人姑娘做我的妻子。
我的家裏有兄弟姊妹三人,我是最小的一個。由於我不是獨生子女,按照人口法,我、哥哥、姐姐,三個人當中隻有一個人可以與天然人結婚。根據優生學理論,為了避免人種退化,婦女享有特權。所以這個權利被我的姐姐獲得了。我和哥哥法定應娶機器人妻子。
擇偶
我來到《環球》機器人公司。
總經理陪同我進入機器人公司超級市場。看來這位經理經營相當有方,他不是讓這些機器人模特兒專門站在那裏供人們觀賞挑選,而是讓她們充當這裏的售貨員和服務員,供來客鑒賞。這個市場擁有一萬名待嫁的機器人姑娘,姑娘同商品一起出售,不過姑娘要憑專用卡片。
真叫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她們一個比一個美麗,你就像是進了百卉爭豔的花園。
這家公司是第一流的,首先是因為這家公司擁有一些世界第一流的、當代最傑出的美術家。擁有陣容強大、實力雄厚的一支畫家、雕塑家、工藝美術家的美學家隊伍,然後是由於他們擁有最完備的美學檔案資料。他們擁有古代的和現代的、東方的和西方的、各種人種中最美麗的婦女造型的美學數據。
自從有史以來的4000年間,人類用戀愛這種手段來進行一種美學法則的自然淘汰,但是進程相當緩慢,而且還常常受到權力與財產、政治與經濟、傲慢與偏見等等各種其他因素的破壞和幹擾。而現在,由於機器人的生產,這種進程可以用人的意誌和計算機加以控製,在幾個星期或幾個月間的進步可能會超過幾個世紀。
在《環球》機器人公司的檔案裏儲存有西施、王嬙、楊玉環、趙飛燕、綠珠、鶯鶯、卓文君……這些東方古典型的婦女造型的全部美學數據。
還有西方型的:有巴黎姑娘,也有吉卜賽女郎,有羅馬型的,也有君士坦丁堡型的,有海侖娜那種仙女型的,也有莎士比亞筆下的艾苔絲夢娜,或者普希金筆下的阿古麗娜——那種傳奇型的。
如果成型產品(他們各有千秋,自領風韻而絕不重見)還不能使您滿意,那麼別忙,可以定製。
你可以提出要求,所有最美麗的電影明星,這裏全有她們的美學檔案,管理員可以為您提供索引。如果您在現實生活中(甚至您在街頭、海濱、公園邂逅相遇的)發現使您傾心相愛的少女容貌隻要你向這家公司提供線索,他們立刻會用極其巧妙的全息攝影取得所需要的全部美學數據,並且按照美學法則中的黃金分割比例加以鑒定、取舍,生產出您隻有在夢中才能見到的、九天之上才有的、豔絕人寰的花容玉貌,保證叫您愛不自禁,喜出望外!
經理帶著我從每一個櫃台前慢慢地走過,讓我充分地欣賞這些姑娘們的仙姿。
有一位藝術家說過:在一切自然形態中,最完美的是人。人是大自然的一件傑作。中國古代人說,人是天地之靈秀,蓋世之精華。看來這真是至理名言。
在宇宙間一切美的形態中、美的表現形式中,恐怕沒有比人更美的了。
這些機器人姑娘像是蓓蕾初放的鮮花,一朵比一朵嬌美。
總經理帶著驕傲的口吻說:“沒有一個人能不驚歎這些姑娘們的美麗,因為她們是從世界上古今中外最美麗的人中挑選出來的姣姣者,群芳之冠。她們不僅能使你悅目,而且可以使你賞心。您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還隻是她們美的一部分——外在的美。而她們還有更美的、可以使你受用終生、成為愛情之水永不枯竭的源頭的內在的┟饋—性格的美,這些是您的眼睛所看不見的。中國古代人把愛情比作一隻玉環,玉者,取其潔白無瑕,環者,取其始終不斷。而這恰恰可以用來形容機器人姑娘那天賦的對待愛情的忠貞性格。由於機器人姑娘她們的思維過程具有數學公式或幾何定理那樣簡潔、明確、嚴格、單一的特性,所以她們畢生隻愛一個人,誰的名字填寫在她們的發貨單據上,她的心裏就永遠隻有這一個人,堅貞不二,生死不渝。”
我笑著問經理:“如果我死了呢?”
經理拍拍我的肩膀:“她是按照宇宙中的對稱法則設計的,她的壽命與您的壽命是對稱的。她的存在與您的存在是對稱的,而您的死亡和她的死亡也是對稱的。如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向心力和離心力那樣對稱。您明白嗎?”
我們慢慢地走著,觀賞著這些奇妙的科學之花。
經理微笑著向我介紹:“這還隻是一個方麵,還有另一個方麵,這些姑娘們不僅比鮮花還要美麗,而且比鮮花還要溫柔。您未來的妻子不僅畢生不會和您打一次架,甚至連吵一次嘴都不會。”
“是嗎?”我驚奇地問。因為據我所知,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對夫妻,哪怕是最和睦的夫妻,能夠畢生不吵嘴一次的。而且就聯合國所調查的資料來看,在天然人的夫妻中離婚案件近年來又有增加的趨勢。
“難道您不知道那個著名的機器人三定律嗎?”經理驚奇地瞅著我,仿佛我不知道地球是圍著太陽轉的一樣。於是,他向我指了指那矗立在整個超級市場中心的一座漢白玉雕砌的玉碑,那塊玉碑上雕著閃閃發光的阿西莫夫(美)的機器人三定律: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也不得聽任人受到傷害而無所作為。
第二定律:機器人應當服從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違反第一定律。
第三定律:機器人應當保護自身安全,但不得違反第一、第二定律。
總經理說:“這是我們機器人生產的金科玉律。每一個機器人出廠都要經受這道極為嚴格的檢驗,如果哪家公司生產或漏檢了違背這三個定律的產品,立刻就會遭到罰款、被封閉甚至受到法律製裁。”經理指著第二定律的那一段:“機器人應當服從人的一切命令。”對我說:“您將成為她的君主,她將永遠對您順從,無限忠心,無限信仰。她將會像您的手腳一樣地聽您使喚。她不像是一個獨立的人,簡直像是您身體的延續。無條件地服從您的一切命令。她是您的樂隊,永遠追隨您的旋律,是您最優美的和聲。她就像一隻與您同頻率的音符,永遠靜聽您的召喚,並且用完全相同的頻率與您發生共鳴,單就這一點說,她就多麼可愛!”
我走著、聽著,聽著、走著,像是在夢中,又像是在天上。總經理在我的耳邊繼續娓娓細說,侃侃而談:“天然人對您的指令有這樣一組邏輯程序:指令信息——鑒別——決策(抗拒或執行)——行動,而機器人的邏輯程序卻要簡潔得多:
指令——執行。
因為她的軟件就是這樣設計的,所以她永遠不會對您變心,你們雖然是兩個人,卻隻有一個腦袋,這不正符合那奇妙的愛情公式:
1+1=1?
“小夥子,這樣的妻子,難道不正是理想的化身?”
“可她不會生育!”我嘟囔了一句。
“您哪!”經理衝著我嘲笑地點了點頭,“這難道是她的短處嗎?這恰恰是她的長處!您不要忘記:她不會衰老!她永遠是妙齡女郎,永遠青春長在。要孩子幹什麼呢?養兒防老嗎?您別忘記,女兒要嫁走,她心裏常常隻裝著她的丈夫。兒子也常常會娶了媳婦忘了娘。可妻子卻大不相同,隻有她是最忠實的。她會忠心耿耿地侍奉您,直到你壽終正寢的那天。她既具有您妻子的身份,又兼備您的兒女的功能,天底下哪有這樣盡善盡美的妻子?說到兒女,生兒育女又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雖然孩子也給家庭帶來樂趣,可更多的是操勞、貧窮和苦累,他將會耗費您多少寶貴的精力!再說,如果您在您的晚年,您在精神上確實需要這麼一個小把戲——兒子或女兒——他們對您就像一個活的玩具。那麼到那時候您來,我們給您提供一個機器人的孩子,兒子還是女兒由您選擇,他(她)既具備您的遺傳因子,又具備您妻子的遺傳因子,而且是取兩者之優。您隻要一見到這個小家夥,您就絕不會相信他(她)是一個小機器人,您一定會認為這是您寄放在托兒所的孩子,或者是您失散了的骨肉……說到機器人不會生育,她卻有她偉大的曆史功勳。正是由於機器人不會生育,才解決了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世界性的人口危機,使這幾十年來世界人口始終維持在40億左右,避免了由於人口過剩而導致的通貨膨脹、經濟危機、饑餓、動亂、戰爭……和由於人口危機而導致的世界災難性的總崩潰,從這一點來說,簡直是機器人拯救了人類。難道,您能說,這是她的短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