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2 / 3)

官場會多。會議學正是目前蓬勃興起的一門學問。特別是官場會議學,內容龐雜,包羅萬象。不僅僅包括會議組織安排,人員調度,領導講話,甚至還可分成若幹個小支目。如領導座位學、會議程序學、會場氛圍學、會議心理學等等。會議奧妙無窮,可以說,一個會議,就是一次微型的社會現象集聚。因此,對會議的重視,其實也是領導藝術的一項標誌。很多領導,整頓幹部作風,首先就從會風整起。領導的很多想法,也是在會上說出來的。領導之間的微妙關係,也是在會上可以看出來的。別看著大大小小的領導,一溜兒地坐在台上。可是他們的內心,各有各的表現。政府的領導,一般是念報告的。秘書的成果,經由他們的嘴一念出,就成了決策。縣委的領導一般是作指示的,基本是分為三點,提高認識必是第一。黨委管人,管思想,至於具體的細節,則是政府的事了。人大政協的領導,則是逢會必在。同時也是逢會必不言。自始至終,端坐台上,喝茶看報告,或者抽身到後台抽煙。會議議程上,從來不寫這些領導作指示之類,而主持人則往往在會議結束前,象征性地問問是否有指示要作。何來指示?豈不是多此一舉?

會議也分重要與不重要,可參加與可不參加,一把手參加與副職參加,主動參加與應付性參加,認真參加與胡差事參加等等。有時候,領導在上麵大談會議之重要貢,工作之重要,底下人卻正在黃梁夢裏,作溫柔鄉客。或者互發短信,或者傳看段子。再或者眼望天花板,似是認真聽會,實則心思虛空。當然,像今天下午這樣的民主推薦會,則是真正的“重要”會議了。不說別的,無人請假,無人遲到,即是明證。有哪個會議能有如此好的會風?難怪林一達書記有一次開會時就說了句話:大家要是都能像參加民主推薦會一樣,我們的會風就徹底變好了。

會議重要,議程卻簡單,這恰恰應證了“最簡單的,往往是最複雜的”。民主推薦,豈不複雜?

林一達主持了會議。潘瑞琨副部長將在常委會上所作的說明,又再次說明了一遍。底下的幹部們,耳朵恨不能長到頭上,個個都樹起來聽著。杜光輝坐在台下的第一排,他沒有聽到後麵人的議論,但是,他聽得見民主推薦票發下後,立即就響起“沙沙”的寫字聲。這是熟悉的鋼筆的聲音,也是杜光輝上學時特別熱愛的一種聲音,像蠶吃桑葉的聲音,像魚兒在水裏嬉戲的聲音,像最好的朋友在一塊喁喁的聲音。這聲音沙沙地漫過會議室,然後又幾乎在同一個時間停了下來。接著,就聽見折疊推薦票的聲音,幹脆,直接。然後就是輕輕地笑聲,和悄悄的說話聲。不用朝後看,杜光輝也知道,大家的眼光都在看著自己,而不是看著別人,這個時刻,看著別人,就不是單純地看了,而是有詢問的意思。“你推薦了誰?”這顯然是不能詢問的。剛才的紀律上就一再要求:不打聽,不討論,不散布。

杜光輝在票上寫了嶽池和李長兩個人的名字,然後將票折起來,放在桌子上。然後,他側著瞟了眼李長,李長正把推薦票折好又拆開,拆開再折好。如是之三次,才放到桌上。杜光輝覺得李長這個細節很有些意味,就像小孩子們過家家一樣。在紙上寫好了秘密,卻又不放心,不時地看看。看看再折起來,遊戲的快樂與刺激,就這在這一拆一折之間,盡情顯現了。嶽池早把票放下來了,他應該是今天全場的填票最快的人。沒有任何顧慮,而且填的是自己最熟悉寫起來最快的名字。他也是最直接的,沒有任何彎子可繞,一拿到票,就像新婚的男女,直奔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