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晨曦和伏靈卻認為,妖族的始祖,和人族的始祖,本就是一體的,又何來的背棄祖宗一說?兩族間持續數百年的戰爭,跟是讓彼此都傷亡慘重,大地生靈塗炭,一片貧瘠,這樣對兩族任何一方,都絕沒有什麼好處。
其實他們的想法,也並非沒有人想過,但是兩族積怨太深,沒有人願意擔著全族的罵名,去和敵人講和,更何況,妖族的天性就是倔強不屈的,想讓他們講和,恐怕絕無可能,他們寧可滅族,也不會向敵人低頭。
晨曦和伏靈很是苦惱,好在他們是妖族祭司,擁有和神靈溝通的能力,於是,他們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妖族的另一位大神,燭龍。
燭龍一直在極北之地,從來不參與兩族爭鬥,但他很清楚,兩族間的仇怨絕不是如此簡單就能化解,他勸兩個人,不要想的太過簡單,要知道人族反複無常,強勢的時候絕不會和妖族講和,除非是在他們處於弱勢的時候,可是這樣的話,妖族若占了上風,又怎麼能放棄將對方滅族的優勢?
晨曦和伏靈便說,如果這樣的話,那便不講和,而是去教化對方的子民,宣揚和平共存的精神,燭龍卻搖頭說,你們是妖族中人,若是去了人族,恐怕不等你們開口教化,就要被對方殺死了。
兩個人無可奈何,便隻好暫時作罷,但晨曦伏靈和其他妖族不同,他們都是伏羲女媧的後裔,體內有一半人族的血脈,或許就是因為這個,他們始終惦記著和人族之間有一天能夠和平相處。
終於有一天,晨曦通過祭司神力,向人族的祭司傳出了訊號,他呼籲雙方止戰言和,彼此罷手,重新劃分領地,共同和平繁衍生息。
這個建議,自然被人族拒絕了,但就在他失望的時候,人族又傳來訊號,說如果晨曦和伏靈兩個人,願意脫去妖身,化為人族,那就可以證明他們的誠意,到時候兩族才可以商談休戰的事情。
晨曦喜出望外,但人族的這個條件,卻在妖族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晨曦和伏靈是妖族僅存的兩個祭司,如果他們去了人族,那無異於就是妖族從此失去了和神靈溝通的渠道,何況如果兩人脫去妖身,那就和妖族再無關係,這簡直就是等同於背叛妖族。
可就在妖族大亂的時候,人族卻停戰罷手,真的不再對妖族發起攻打,妖族趁機出戰,收複了很多地方,人族便連連退縮,他們發來訊息說,隻要晨曦和伏靈能夠來到人族,那人族就願意從此止戰五百年。
五百年,這足以讓妖族修養生息,重新壯大了,但人族的這個決定實在有點莫名其妙,妖族也被這變化弄的暈了,但不管怎麼說,人族似乎這一次很有誠意,世間果然出現了短暫的和平。
隻是晨曦和伏靈要前往人族的事,仍然被所有人拒絕,兩人無奈,隻好趁著族人不注意的時候,逃出了妖族,憑著妖族祭司的身份,他們知道,在遙遠的不周仙山,有一道靈泉,在那裏他們可以脫胎換骨,化去妖身。
這座不周仙山,正是遠古時被共工撞毀的那一座,但早已不是當初的樣子,千載的光陰歲月,早已讓這裏再次成為一座洞天福地,傳說中,那一道靈泉,也正是從天河中所流出的仙泉。
但妖族所在的極北之地,距離不周仙山萬裏之遙,兩人曆經艱難險阻,好不容易來到這裏,卻沒想到燭龍大神早已知曉一切,竟已經在這裏等候,並且還給他們出了一道難題。
晨曦和伏靈每日裏便總是給鐵樹講這些事情,鐵樹聽得多了,心裏便有些鬱悶起來,他心中暗想,這件事原本和他無關,但那燭龍大神隻一句話,就把他牽扯進來,什麼妖族和人族的戰爭與和平,居然和他這樣一個與世無爭的鐵樹,硬生生扯上了關係。
他也很是無奈,幾次想要勸晨曦和伏靈離開,但想想兩人不惜冒著叛族的罪名,從萬裏之遙的地方來到不周仙山,連妖族的那位燭龍大神,都無法讓他們回頭,又怎麼會被他的幾句話就勸回去呢?
但伏靈也說得很對,他是一棵鐵樹,千載才開花,本就是鐵石心腸,所以,他仍然堅持不動搖,無論兩人怎麼說,就是不開花。
歲月就在這樣的等待和無形的對峙中,悄悄溜走,轉眼又是一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