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賢妻:下堂庶女不從夫【完結】_分節閱讀_254(2 / 3)

景宗即位後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這為後來聖宗時的全盛奠定了基礎。所以曆史上稱為“景宗中興”,內部政治穩定,農牧業興旺,對宋的戰爭基本上占了上風。

【文中幾場戰役,其中北齊=北漢,可參考北宋滅北漢之戰,高粱河之戰,滿城大戰,瓦橋關之戰等幾次著名戰役】

遼景宗耶律賢是遼世宗耶律阮的次子。公元951年九月四日傍晚,耶律阮在率軍出征後周途中,於歸化(今河北宣化)祥古山遇刺,和兩位皇後一起被親信大臣耶律察割所殺。當時耶律賢隻有三歲,幸虧禦廚尚食劉解裏見機得快,將他包在氈布中藏進柴草堆,方才逃過一劫。隻是雖然逃得性命,卻留下了病根,而且久治不愈,即位為帝後,又患上了風疾,身體非常虛弱,連馬鞍子都騎不住,更別提處理軍國大政。因此,他逐漸開始倚靠皇後蕭綽處理政務。不用說,蕭思溫做為國丈,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阿圖的蠱毒我也是從這裏得到靈感啟發的】

【好吧,其實蕭燕燕為景宗生下了四子三女共計七個孩子,我給扼殺了,我罪過……】

保寧八年(公元976)二月,遼景宗傳諭史館學士——此後凡記錄皇後之言,“亦稱‘聯’暨‘予’”,並“著為定式”。

這就是說,景宗將妻子的地位升到與自己等同的程度,並且將此著入法令,使得蕭綽實際上成為大遼國的女皇。

【不得不說,曆史上的景宗皇帝也是難得一見的好男人一枚,在那個時代,男女平等幾乎等同於做夢,雖然遼國比漢族開放,但是這也是難能一見的現象,不忍心寫壞他啊,所以把他寫得很好,於是小裴和阿圖之爭就開始白熱化了,我繼續麵壁。】

乾亨四年(982)九月,35歲的遼景宗在出獵途中,病卒於雲州(山西大同)焦山行宮。臨終之時他留下遺詔:“梁王隆緒嗣位,軍國大事聽皇後命。”這道遺詔無可爭辯地將遼國交到了時年僅29歲的皇後蕭綽手裏。

這時的蕭綽雖然已經在事實上治理了遼國13年,但是飽讀書史的她非常了解遼國從前曆次改朝換代的驚險過程,麵對自己年僅12歲的長子隆緒,攝理國政的她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國疑,宗室親王勢力雄厚,局勢易變。這位新寡的太後在幹臣耶律斜軫和韓德讓麵前流著眼淚說:“母寡子弱,族屬雄強,邊防未靖,奈何?”

皇帝對大臣流淚很有作用,而假如是一位女皇,那她的眼淚就更有作用。看見一向成穩老練的蕭綽居然也有孤立無援的小女人模樣,幾位重臣一時都似乎忘了麵前是一位執掌國事十餘年的太後,一個個英雄氣壯,都上前安慰並發下重誓說:“信任臣等,何慮之有!”

【這段我幾乎差不多一樣地用了,真心覺得這位太後能屈能伸,值得一寫】

於是,蕭綽順利地完全了景宗去世後的朝政布局:戰功赫赫的於越耶律休哥為南京留守,總管南麵軍事,加強邊防;娶了蕭綽侄女的耶律斜軫為北院樞密使,管理內政事務尤其是嚴管貴族;與此同時,采納南院樞密使韓德讓的建議,對宗室親王頒布命令:“諸王歸第,不得私相燕會”,分隔開後再各個擊破,使他們失去兵權,解決了內部奪位的一大隱憂。

【這裏的耶律休哥,我讓卿假冒了,咱不能讓人搶了咱們女主的風頭不是?】

解決了後顧之憂的蕭綽,開始以“皇太後”的身份放手治理國家。雖然這時的遼帝是她的兒子耶律隆緒,但是與她的丈夫遼景宗在位期間一樣,蕭綽才是真正的最高統治者。多年的曆練早已使她對駕馭臣下的帝王之術操控自如。雖然宗室們仍然有些不軌之心,但朝中各族臣工都對這位年輕太後“明達治道,聞善必從,兼習知軍政”的才能欽佩得五體投地,蕭綽因此而達到治下臣工“多得其死力”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