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思田起步是徐竹山幫襯著,後來遇到白季辰也是因為徐竹山,這其中的恩情不可謂不大。
所以顧思田在這中間衡量的很小心,雖然還不到有錢大家一起賺的份上,但總也不能壓了線,趟了人家的地盤。
好在束陽的底子打下了,當初顧思田就提前做了一些準備,在寧州購置了一些鋪子,如今再有徐竹山的幫助,很快鋪子就建立了起來。
徐竹山生意設計比較廣泛,客棧酒樓什麼都有。
所以顧思田在這方麵沒往深了打算,鋪子以皮貨為主,還有一間小鋪子是簡化了的兌便鋪。
顧思田怕在銀錢方麵弄的太大,朝廷不同意到最後惹禍上身,所以隻是在寧州城的東城,也就是徐竹山鋪子占比數多的地方開了這麼一間類似於商鋪,但可以兌便錢幣的鋪子。
寧州有轉本一條街上都是鐵匠鋪,這邊冶鐵的匠人有不少,但由於都不願意撇家舍業的往遠了跑,所以顧思田當初就沒有在束陽開展這項。
皮貨的生產在束陽已經趨於完善,所以顧思田不打算挪窩,她打算在寧州這邊開一家冶鐵的小作坊。
庫裏咱了不少的好石料,這些東西冶出來的原料可比皮子掙錢,如果再深加工一下製成器具或者兵器,再少摻一下火紋晶石,嘖嘖嘖,顧思田琢磨著,哈喇子都要流下來了。
不過這裏麵的門道不少,火紋晶石不能摻雜太多,朝廷覬覦著東西很久了,用量大了勢必會引來注意,況且朝廷也不希望市井裏賣的兵器會比朝廷產出的質量還好。
根據陳冕的說法,在加上皇上故意將白季辰調到了戶部,相比他對於白季辰遞上去的奏折不像表麵上的那般不在乎。
隻要白季辰做的稍微好看一些,相比升遷那隻是遲早的事情。
到了寧州,依著禮數必然是要去拜訪白叔辰的。
頭兩天一直在安排歸置新家的事情,新置辦的三進小院,比束陽的那個寬敞了許多。
柳枝兒也再也不用跟小桃同擠一個屋子,衛陵和祁虎也都有了自己的廂房。
按著順序先是拜訪了陳冕和白筠瑤。
原先廖神醫是在安王府住著的,幫著兩口子調養身體。
後來調養的差不多了,老爺子便被廖翊供佛爺一般的請回了滇月島。
這回老爺子總算吐了口,雖然沒說同意,但半年的觀察下來,終歸也沒再死命的反對了。
到達寧州的第四天,顧思田讓人備了一大堆禮帶著孩子和白季辰道了白叔辰的府上。
遭白眼是肯定的了,白叔辰如今看到顧思田牙根都是癢癢的。
先不說她跟白季辰的關係和著孩子的來曆,光就之前在護國公府鬧的那一場,如今在兗州那邊依然被傳的活靈活現。
白崇因為這件事情差點被氣病,弄的白叔辰也覺的顏麵無光。
總覺的他們堂堂護國公府的顏麵都被這女人丟盡了。
可如今事實在那裏擺著,世人那麼多雙眼睛巴巴看著,顧思田好歹也是個郡主。
他白家是打落了牙和血吞,這門親不想認都不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