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2 / 3)

果不其然,還沒等他說什麼,長寧和煢娘已然將人摟在懷裏:“好了,錯也認了,快些入席吧。”

趙瑕隻覺得一口老血悶在心裏。

他悶悶不樂地吃完飯,長寧便要離宮了,趙涵也依依不舍地被宮女帶回了東宮,整個乾清宮隻剩下趙瑕與煢娘。

煢娘裝作沒有看到趙瑕臉上的鬱色,讓他先去洗漱。

趙瑕欲言又止,最後一甩袖子,進了淨房,待到他洗漱出來,卻發現房間中空無一人,他正準備讓魯安道去找人,就見幾個宮女將門打開,煢娘端著一碗麵條走了進來。

熱騰騰的湯中,麵條根根分明,一旁臥著一個雞蛋和幾根小白菜,一見就讓人充滿了食欲。

煢娘笑道:“我見你這一晚上都沒吃什麼,就去給你做了一碗麵條。”

趙瑕滿腔的鬱悶頓時就化為烏有,他連忙過來接過麵條,又無奈道:“你何必自己去做,讓禦膳房去不就好了。”

煢娘將筷子遞給他:“不是你說的?禦膳房可做不出我這個味道。”

趙瑕幾口就將麵條吃完,又喝掉了大半的湯,才拿過毛巾擦嘴。

煢娘見他臉色和緩,才道:“現在可不生氣啦?”

“你啊……”趙瑕搖了搖頭,“那臭小子自小就被你們寵的不像個樣子,若任由他這般下去,長大了還得了?”

“可我覺著你根本就是在跟兒子吃醋呢!”煢娘挽著他的手臂,促狹道。

趙瑕一窒,見她那臉上露出的笑靨,分明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了,卻還如同二八少女一般,他的呼吸重了些,暗啞著聲音道:“誰讓他總是不懂眼色,霸占我的皇後……”

木清等人早就見機將伺候的人都帶了下去,宮室之中隻剩一片春|情無邊。

-

隨著萬壽臨近,禮部和宮中越發重視,而作為太子的趙涵,雖然還隻是個四歲的孩子,卻也不得不承擔起自己的責任。除去一應禮節,他還需要想想,自己要給父皇送什麼禮物。

這件事,煢娘自然是無法幫他,他隻能找自己的伴讀想辦法。

“臣聽說宮外有孝子送父親五色米飯,以此恭祝父親身體安康,殿下覺得這個法子如何?”

還沒等趙涵說什麼,一人便反駁道:“這都是別人用過的法子,怎好讓殿下拾人牙慧?”

“不然殿下給陛下寫一幅字?”

趙涵就直接盯了過去,直到把他盯得手足無措:“臣……臣說錯什麼了嗎?”

趙涵歎了口氣:“這個法子是不錯的,但我那字,真怕送了壽禮上去,沒討的父皇的歡心,反倒把他氣得夠嗆。”

趙涵對自己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當下就否決了類似的提議。伴讀們倒是還有別的建議,隻是礙於趙涵年紀實在是太小,沒有操作餘地。其實以趙涵的年紀,這些東西就算是皇後替他準備的也不算什麼,可偏偏他攤上了一個有史以來獨占欲最強的父皇,直言不許母後幫他忙,他自己也有骨氣,當下就承諾絕對會自己想辦法,如今後悔如何來得及。

煢娘倒是想過私下裏幫忙,卻偏偏趙涵覺得男子漢大丈夫,說一不二,說了不要母後幫忙,就絕對不會違背,這才有此刻的情景。

最後,趙涵有些破罐子破摔了,覺得以父皇對他的期待,他還不如承諾這一年他老老實實不闖禍,更合父皇的意。

毫無辦法之下,趙涵決定還是往乾清宮去一趟,父皇雖然說不許他找母後幫忙,但可沒說不許他去找母後宮中的人打探消息,比如木清木公公,他可是跟著父皇和母後的老人了,據說從父皇還沒登基就跟著他了,並不比魯公公時間短,且他向來也是疼寵他的人之一,也十分有骨氣,絕不會輕易向父皇告密。

想到就做,趙涵立刻就招人送自己去乾清宮。

可是,到了乾清宮,趙涵才覺得氣氛有些不對,母後的房門關著,木公公在外頭站著,他不等步輦停穩,就趕緊跳了下來,邁著小短腿朝木清跑過去。

木清一見到他,臉上頓時就笑開了,連忙跑過來接他:“太子殿下,您小心些。”

趙涵卻已然忘記自己的初衷,問道:“木公公,母後的房門怎麼是關的……莫非是父皇在?”可這個時候,父皇不應該在上朝嗎?

木清無奈道:“殿下想多了,娘娘接到了一封信,這才讓奴才等人離開的。”

“信?誰的信?”趙涵好奇地問。

木清卻不知該如何回答他,正好這時候房門被打開了,木清連忙抱著趙涵走進去。

幾個宮女伺候煢娘梳洗,趙涵原本乖乖地站在一旁,看到母後的眼睛有些泛紅,連忙撲進母親的懷中:“娘,是不是誰欺負你了?”

煢娘聽到兒子帶著些哭腔的小奶音,又好氣又好笑:“你這小笨蛋,有你父皇護著,誰能欺負你娘啊?”

趙涵嘟著嘴:“父皇就會欺負你。上次我中午過來,您還躺在床上呢,不就是父皇欺負您的嘛!”

“呃……”煢娘頓時就無語了,臉上一陣緋紅,她究竟要怎麼跟兒子解釋,此“欺負”非彼欺負,隻能把這個黑鍋讓那個始作俑者給背了。

趙瑕原本正在前朝與臣子們討論政事,不知怎麼的忽然連打了幾個噴嚏。

總之,煢娘解釋了許久,終於讓趙涵相信,母親並沒有欺負,他這才好奇道:“那母後怎麼哭了?”

煢娘歎了口氣,她收到的這封信是菀娘寫來的。

當年燕王叛亂,阿尚奉菀娘的請托,混進了行宮來救煢娘,也多虧了阿尚,煢娘才逃過一劫,隻是阿尚卻在之後受了重傷,在太醫給他治療的時候,他的真實身份才曝光。

阿尚傷好之後,趙瑕便撤回了當年發給暗衛的命令,並給了他一個身份,可阿尚卻還是寧願跟在菀娘的身邊。正巧在此時,這幾年海運的運行平穩,朝中眾人也看到了開放海運帶來的好處,決定派人去海外尋訪。

菀娘不顧父母的反對,執意要離開大晉,而阿尚便也默默地跟著她一同離開了。沒有人知道,他們這一行之中,還有一個五歲的孩子,正是燕王身亡之後就失蹤的壽安郡主。

燕王犯的是謀逆的死罪,原本是要牽連三族的,便是因為他是皇室,父族這邊不受影響,但壽安作為他的女兒,也是足以判死刑的。隻是一方麵她畢竟隻是個小女孩,父親犯事她也不知道,另一方麵是煢娘自己向趙瑕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