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是第二天早上了,自己身邊坐了一個蓑衣人,年逾知命,須發漆黑如墨,精神奕奕,看來不象一個打魚的人。
他坐在艙板上,麵前還放了一壺酒,一卷周易經書。這小艇並不很大,除了蓑衣人外,還有一個舟子正在那裏搖著獎看,黃固失聲叫道:“我我我,我現在身在何處?”
那蓑衣人對他微微一笑。拿起周易,舉起酒壺,就口吸了半壺,咕嘟一聲,吞入肚裏,方才笑道:“你不知身在何處嗎?你在海上飄流,我把你救上來,你的父母姓什名誰?你住在哪一處,我送你回去吧!“
黃固的頭腦仍然渾渾噩噩,心頭迷糊,一切前事記不起來,瞪著一雙眼睛,抓著頭皮苦苦思索,那蓑衣人笑了一笑,又繼續喝酒了,隻見他用手指扣著船舷唱道:
“天客水色西湖好,雲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風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駿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黃固的記憶力被這蓑衣人這樣一提,當堂回複過來,原來他唱的是歐陽修的《采桑子》。
蓑衣人唱完之後,忽然笑道:“我忘記了,有酒無肴,始終是美中不足的事,好,弄兩尾魚兒下酒吧!”他霍地站起身來,眼光向水裏一瞥,突然舉起手掌,向著水麵一擊,隻聽嘩啦啦一聲水響,水麵如同投入一塊千斤巨石,連艇身也晃了幾下。
黃固出其不意,當堂嚇一大跳!隻見波浪平處;海麵浮出兩尾魚來,竟然是兩尾二尺多長的青衣魚,肚腹朝天,原來已經死了,黃固明白這兩尾魚是被蓑衣人用掌力震死的,他本來自小聰明,知道這類大魚通常在海麵十尺以下遊行,這人居然能夠一舉手間,隔著丈多深的海水把魚打死,武功淵深可想而知了!
他不由叫了一聲道:“好厲害的劈空掌功夫哩!”
蓑衣人一彎腰把魚撈到船上,正要吩咐舟子生火烹煮,聽了黃固這兩句話,當下曬然一笑,問道:“小子,你也懂得劈空掌嗎?”
黃固說道:“我雖然不會武藝,也聽見人家說過,劈空掌練得到家的,可以隔牆打熄一支燭火,文外活剖牛腹,你隔著海水把魚兒擊暈,活捉上來,那一定是壁空掌功夫了,你老人家貴姓?”
那蓑衣人笑道:“我姓周,你為人也很聰明,可是錯了,劈空掌是陽剛之勁,隻可以摧毀硬|物,對綿軟的海水卻不中用,更不能夠在水中擊殺魚兒,我這功夫叫混元一氣掌,比起劈空掌來還要更進一步,你愛不愛學這個?”
這蓑衣人原來就是北宋末年大名鼎鼎的俠士周侗,大家看過精忠說嶽傳的,個個知道周侗是嶽飛的師父,嶽武穆的一身文韜武略,就是周侗教導出來,後來大破金兵,成了備受千古崇拜的民族英雄,許多人以為周侗隻有嶽飛一個徒弟,其實周侗在遇嶽飛之先,已經收過幾個徒弟,黃固就是其中之一哩!
這次黃固在海寧觀潮,被潮頭卷出距離錢塘江口八十多裏的嶺頭洋海麵,恰好周侗由定海訪友回程,乘坐海船返寧波去,遇著了被海潮卷來的黃固,他立即吩咐舟子把人救上來,用救急法使他醒轉,無意中看出這個被救的少年。根骨很厚。竟是一個福慧雙修之士,不由起了愛才心理。故意顯示一點武功。
哪知黃固馬上看出來了!他向周侗行禮道:“原來恩人是周先生,小可真個失禮!晚生對於武學一向久羨,未知先生能不棄愚拙,肯惠然為我師嗎?”
周侗大笑說道:“看不出你小小年紀,滿口掉文,你到底姓什名誰,住在哪裏?應該告訴我呀!”黃固恍然大悟,便把自己家世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