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與日本訂約的問題過了以後,中、日就發生琉球的衝突。琉球自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起隸屬於中國,曆五百餘年,琉球按期進貢,從未中斷。但在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琉球又向日本薩摩諸侯稱藩,成了兩屬,好像一個女子許嫁兩個男人。幸而這兩個男人從未遇麵,所以這種奇怪現象竟安靜無事地存在了二百七十多年。自日本維新,力行廢藩以後,琉球在日本看來,既然是薩摩的藩屬,也在應廢之列。日本初則阻止琉球入貢中國,終則改琉球為日本一縣。中國當然反對,也有人主張強硬對付日本,但日本實在時候選得好,因為這正是中、俄爭伊犁的時候。中國無法,隻好把琉球作為一個懸案。
可是琉球問題暴露了日本的野心,士大夫平素看不起日本的,到這時也知道應該戒備了。日本既能滅琉球,就能滅高麗。琉球或可不爭,高麗則勢在必爭。所以他們專意籌劃如何保存高麗。光緒五六年(1879—1880)的時候,中國可以說初次有個高麗政策。李鴻章認定日本對高麗有領土野心,西洋各國對高麗則隻圖通商和傳教。在這種形勢之下,英、美、法各國在高麗的權利愈多,他們就愈要反對日本的侵略。光緒五年(1879年)李鴻章寫給高麗要人李裕元的信說得很清楚:
為今之計,似宜用以毒攻毒、以敵製敵之策,乘機次第與泰西各國立約,借以牽製日本。彼日本恃其詐力,以鯨吞蠶食為謀,廢滅琉球一事,顯露端倪,貴國不可無以備之。然日本之所畏服者泰西也,以朝鮮之力製日本或虞其不足,以統與泰西通商製日本,則綽乎有餘。
經過三年的勸勉與運動,高麗才接受這種新政。光緒八年(1882年)春,由中國介紹,高麗與英、美、德、法訂通商條約。
高麗不幸忽於此時發生內亂。國王的父親大院君李昰應一麵反對新政,一麵忌王後閔氏家族當權。他於光緒八年(1882年)六月忽然鼓動兵變,圍攻日本使館,誅戮閔族要人。李鴻章的謀士薛福成建議中國火速派兵進高麗,平定內亂,一則以表示中國的宗主權,一則以防日本。中國派吳長慶率所部淮軍直入高麗京城,吳長慶的部下有兩位青年:張謇和袁世凱。他們膽子很大,高麗的兵也沒有抵抗的能力,於是他們把大院君首先執送天津,然後派兵占領漢城險要,幾點鍾的工夫,就把李昰應的軍隊打散了,吳長慶這時實際做高麗的主人翁了。後高麗許給日本賠款,並許日本使館保留衛隊。這樣,中、日兩國都有軍隊在高麗京都,形成對峙之勢。
光緒八年(1882年)夏初之季,中國在漢城的勝利,使得許多人輕敵。張謇主張索性滅高麗,張佩綸和鄧承修主張李鴻章在煙台設大本營,調集海陸軍隊,預備向日本宣戰。張佩綸說:
高麗與日本訂約的問題過了以後,中、日就發生琉球的衝突。琉球自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起隸屬於中國,曆五百餘年,琉球按期進貢,從未中斷。但在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琉球又向日本薩摩諸侯稱藩,成了兩屬,好像一個女子許嫁兩個男人。幸而這兩個男人從未遇麵,所以這種奇怪現象竟安靜無事地存在了二百七十多年。自日本維新,力行廢藩以後,琉球在日本看來,既然是薩摩的藩屬,也在應廢之列。日本初則阻止琉球入貢中國,終則改琉球為日本一縣。中國當然反對,也有人主張強硬對付日本,但日本實在時候選得好,因為這正是中、俄爭伊犁的時候。中國無法,隻好把琉球作為一個懸案。
可是琉球問題暴露了日本的野心,士大夫平素看不起日本的,到這時也知道應該戒備了。日本既能滅琉球,就能滅高麗。琉球或可不爭,高麗則勢在必爭。所以他們專意籌劃如何保存高麗。光緒五六年(1879—1880)的時候,中國可以說初次有個高麗政策。李鴻章認定日本對高麗有領土野心,西洋各國對高麗則隻圖通商和傳教。在這種形勢之下,英、美、法各國在高麗的權利愈多,他們就愈要反對日本的侵略。光緒五年(1879年)李鴻章寫給高麗要人李裕元的信說得很清楚:
為今之計,似宜用以毒攻毒、以敵製敵之策,乘機次第與泰西各國立約,借以牽製日本。彼日本恃其詐力,以鯨吞蠶食為謀,廢滅琉球一事,顯露端倪,貴國不可無以備之。然日本之所畏服者泰西也,以朝鮮之力製日本或虞其不足,以統與泰西通商製日本,則綽乎有餘。
經過三年的勸勉與運動,高麗才接受這種新政。光緒八年(1882年)春,由中國介紹,高麗與英、美、德、法訂通商條約。
高麗不幸忽於此時發生內亂。國王的父親大院君李昰應一麵反對新政,一麵忌王後閔氏家族當權。他於光緒八年(1882年)六月忽然鼓動兵變,圍攻日本使館,誅戮閔族要人。李鴻章的謀士薛福成建議中國火速派兵進高麗,平定內亂,一則以表示中國的宗主權,一則以防日本。中國派吳長慶率所部淮軍直入高麗京城,吳長慶的部下有兩位青年:張謇和袁世凱。他們膽子很大,高麗的兵也沒有抵抗的能力,於是他們把大院君首先執送天津,然後派兵占領漢城險要,幾點鍾的工夫,就把李昰應的軍隊打散了,吳長慶這時實際做高麗的主人翁了。後高麗許給日本賠款,並許日本使館保留衛隊。這樣,中、日兩國都有軍隊在高麗京都,形成對峙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