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葬式:黃腸題湊(1 / 2)

之後,他們又穿過大墓室,走進了右耳室裏,隻見這裏麵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兵器和軍樂器:木柄已經腐爛的矛,三棱形的箭頭,斧狀的鉞,可以用來打節拍的食物器皿缶,類似編鍾的句鑃,鈴形的鐸,鼓座等等。

連趙靖也忍不住嘖嘖稱讚:“勝玉果然巾幗不讓須眉。”

右耳室的最深處有一個保存完好的劍架,劍架上放著一柄薄刃的青銅劍。

“好劍!”蔡子安大步上前,一把抓起了這柄長約六十厘米的青銅劍,發現劍身上刻著窄而深峻的同心圓花紋,靠近劍肩的地方更銘刻著兩個字——兩個差點讓蔡子安跳起來的字。

盤郢(音同贏)。

“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盤郢劍!”蔡子安衝著胡成叫道。他當然知道,《吳越春秋》記載著:歐冶子作名劍五枚,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盤郢;四曰魚腸;五曰巨闕。

“什麼?盤郢劍?”胡成大步上前,從蔡子安手裏接過劍一看再看。

王瓊也興奮地嚷嚷起來:“沒想到我們居然找到了史書中記載的名劍……沒想到……”

胡成把劍放進了自己的背包裏。蔡子安看著他這麼做,卻無可奈何。

“胡舵主,這是什麼?”大胡子保鏢“朱哥”眼尖,指著劍架後麵的一枚盤蛇銅片說。

蔡子安和胡成一起蹲下身,目不轉睛地瞧著:銅片由盤曲的八條蛇構成,每條蛇的身子上都裝飾著點狀的琉璃釉和紅彩。

這個盤蛇銅片讓蔡子安想到,古代吳越人不僅有鳥崇拜,同時還有蛇崇拜:《說文,蟲部》上記載:“南蠻,蛇種”。《淮南子,原道訓》上說:“吳越人民被發文身,以象磷蟲。”就是說吳越人披發紋身,並且,紋身的圖案像磷蟲,也就是蛇。

蔡子安忍不住伸出手去摸那個銅片,哪知,他輕輕一碰,銅片就突然縮進墓壁裏麵去了。

伴隨著一陣鏈條嘶磨的刺耳音響,銅片所在的那一麵墓壁——一麵足有兩米見方的墓壁“哢嚓哢嚓”地往後凹陷下去,露出了一條地道。

看到這一幕,所有人都震驚地瞪大了眼睛。

蔡子安緊握著手電,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往地道裏走下去了。胡成和王瓊對望了一眼,也都緊跟著他。接著下去的,依次是押著大島美智子的阿天,朱哥,趙靖。

地道不斷往下傾斜。大家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走了五十多米,忽然,眼前一亮,前方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洞穴。

洞穴的頂端,微弱的光芒一縷縷投下來,宛若星辰,可這些不是外界投入的光芒,而是璀璨奪目的夜明珠!

這需要多大的手筆?在場的所有人都倒吸了口涼氣,阿天更是一個勁兒地哀歎道:“這些寶貝,簡直是能看不能拿,這樣的高度……哎。”

胡成、朱哥、趙靖三個飛龍社的人一聽,也都發出了可惜的“唏噓”聲。

緊接著,在多把手電的照耀下,大家再一次倒吸了口涼氣,直愣愣地看著洞穴中央。

在洞穴中央,是一個波光粼粼的水池,水池中有一塊一塊的小圓石,通向一個一米見方的石台。

讓大家更加驚駭的是,石台上竟然用一根根粗細長短都完全相同的淡黃色柏木柱堆砌出了一個方形的東西!而且,不管從哪一個方向上看,這些柏木柱都是端頭向外。

蔡子安一下子想到了書本上提到的一種墓葬方式……

“這算什麼,一堆爛木頭。”阿天扁扁嘴,小眼睛在“爛木頭”上周圍打轉,因為他看到那堆“爛木頭”的周圍擺放著數以百計的青銅器,青瓷器,甚至是金器……

“黃……腸題湊。”蔡子安結巴著嘴。

“什麼長?什麼臭?”王瓊也跟阿天一樣,對“黃腸題湊”一無所知。

“都到了這裏呢,我過去看看!”趙靖踩著小圓石走到了那座一米見方的石台上,拿起了一個光潔可愛的青瓷瓶。

胡成緊跟著他,看到青瓷瓶便眼睛一亮:“沒想到,春秋時代就有這樣的瓷器了。”他接過了青瓷瓶左看右看,發現這東西的質地堅硬,胎色(本色)是白的;釉色(塗層色)泛綠並且呈玻璃狀,厚薄均勻,胎釉結合得非常好,已經與六朝時期最高級的青瓷器相當了。

“胡成,我也來了!”蔡子安緩緩地走過水池,進入到水池中心的石台上。

不過他並沒有去看那些雜亂擺放的寶藏,而是一臉深思地瞄向了那堆“爛木頭”,自言自語般說:“這是一種王族的墓葬方式,名字叫‘黃腸題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