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神樹(1 / 2)

的確,因為這道地縫太深了,盡管龍頭不停地拉動繩子,但也沒辦法調整鏡頭的方向。

但是,在強光燈的照耀下,鏡頭突然拍到了一座高大的亭台,用土建成的。

“這是什麼東西?”王瓊皺了皺眉頭。

龍頭那邊的人帶著“你是盜墓賊嗎”這樣疑惑的目光看過來,使得王瓊隻好尷尬地低下了頭去。

“這是大墓王陵才有的闕台啊。”龍頭興奮地給王瓊掃盲說:“這下,我們可發大財了。”

接下來,大家就隻有耐心地等那個馬燈的測試結果了。因為龍頭說,如果地縫底下沒有空氣的話,馬燈在十五分鍾之內就會熄滅。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到了第十五分鍾的時候,龍頭沉聲喝道:“麻子李,癩頭孫,拉!”

“我們真的發達了,發達了!”趙二在旁邊手舞足蹈地歡呼著,忘記了還有蔡子安這些外人在看著他。

竹筐不重,但接近三百米長的尼龍繩卻不輕。看著麻子李和癩頭孫那費力的樣子,蔡子安和胡成也不禁走上前來幫一把手。

繩子上升的速度頓時就加快了不少……

等竹筐拉上來之後,所有的人都圍攏過來,見裏麵的馬燈仍然亮著,就放心了。

很顯然,這三百米深的地縫底下是有氧氣的。

王瓊咧嘴一笑,取下了竹筐上的強光燈和攝像機放回到蔡子安的背包裏。

然後,龍頭等人也拿出了攀岩用的工具,雙方準備了一會,便都鎖上了鋼絲繩扣,並戴上了帶有探燈的安全帽。

第一個下去的是龍頭。他雙腳套進安全帶,把主繩掛進鋼絲滑輪裏麵,一邊往下放繩子,一邊用腳蹬著岩壁。

但龍頭腰間還纏著那段用來敬神和避邪的紅布,在空中飄飄蕩蕩的,讓蔡子安看得有點不舒服。

然後,趙二、麻子李也開始往下放長繩了,但他們笨手笨腳的,一看就知道是菜鳥。倒是那個癩頭孫手臂奇長,攀起岩來利索得不得了。

接著,蔡子安、胡成、王瓊、汪海也行動起來。讓蔡子安感到意外的是,年近半百的汪海竟然把抓、摳、拉、推、張等等基本動作表演得十分到位,活脫脫一個戶外運動健將。

半個小時轉眼而逝,龍頭也開始感到繩子不順手了,因為平時攀岩的話,撐死了也才幾十米,哪像這個坑,接近三百米深!

也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麻子李慘叫了一聲。原來,他的主繩斷了,整個人快速地墜落下去……

大家都無奈而同情地看著他,但又馬上把注意力集中到手上來。

一個小時之後,癩頭孫第一個著地了。他摸了摸身邊的岩壁,感覺這應該是天然的,而不是人工鑿刻出來的。

第二個著地的是胡成,他雖然比趙二、麻子李他們晚下來,但由於曾經當過特種兵,身手了得,速度比趙二他們快得多。

然後是蔡子安,再接著是龍頭,王瓊,還有趙二。

“終於到了!”趙二解開了身上的紮扣,抖了抖手腳。

他說話的聲音雖然輕,但卻激起了一連串的回音:“終於到了……終於到了……終於到了……”讓人毛骨悚然。

大家走了沒幾步,就看到了一堆模糊的血肉,想來是麻子李的,不禁一陣感慨。

再往前走,他們便找到了電腦屏幕裏見過的那個闕台。事實上,地下有兩座闕台,一左一右,他們在電腦屏幕上見到的隻是右邊的闕台。

過了闕台就是一座金字塔狀的陵台,八角形,上下各分為五級。

“是土堆起來的,挖吧!”趙二解下了捆在背上的鋤頭,興奮地挖掘起陵台來。

“等等,如果這個墓是按照羌族的規矩來建造的,那麼,他的墓道封口應該不在陵台下麵,而是在陵台前十米左右的位置上。”蔡子安製住趙二。

龍頭點點頭,扛著鋤頭往陵台前走了十步,然後開挖……

大家合力,挖了大概一米多深,就挖到了一條方磚切成的墓道,然後便一個接著一個地走了進去。

他們走了大概五十米遠,就進入了一個拱頂墓室裏。

八個人四下裏打探起來,發現墓室的地上零散地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青銅短兵器以及琳琅滿目的珠寶:瑪瑙,鬆石,費昂斯料珠管,硨磲,彩陶珠,玉管,白石,銅珠管,金珠管等等。

“都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征。”蔡子安拾起了一串淡黃色的瑪瑙看了看說,“數千年來,在中國東北沿內蒙、寧夏、甘肅到四川、雲南西部,形成了一個遊牧文明與中原漢文明相對恃的獨特的新月文化帶,蠶陵山也正好處在這個文化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