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哪有什麼歲月靜好,隻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1 / 2)

所以我的建議是,你要趁早學會懂事一些,要學著累了、摔倒了自己爬起來,如果總是讓別人扶你,我怕有一天,你一個人的時候,會永遠站不起來。

玲是朋友裏麵結婚比較早的,當了兩年半全職媽媽的她終於解放了——她重返職場,孩子交給了婆婆。

然而,正當玲在朋友圈裏風光無限的時候,一場關於“教育理念”的拉鋸戰逐漸拉開了序幕。大到教育,小到吃穿,簡直就是一步一個雷。

當旅遊回來的玲看見孩子穿著厚厚的棉服時,就對婆婆說:“媽,孩子不能穿這麼多。”

當參加完聚會的玲看見孩子正在吃糖時,就對婆婆說:“媽,怎麼又給他吃糖呀,刷牙了沒?”

當賴床的玲準備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就對婆婆說:“媽,怎麼給孩子穿這麼難看的衣服啊?”

直到有一天,和朋友們去購物的玲接到了婆婆的電話,婆婆急促地說:“孩子磕腦袋了,現在在醫院!”

怒火衝衝的玲到了醫院就對婆婆說:“怎麼看個孩子也看不住啊?這要是腦袋出了問題可怎麼辦啊?”婆婆一語不發,滿是皺紋的臉上掛滿了自責。

有一個晚上,玲碰巧看見婆婆在房間裏給腰貼藥膏,就過去幫忙。

玲問:“媽,你腰痛又犯了啊,怎麼不跟我們說?”

婆婆回答:“沒事兒,說了怕你們擔心,還行,能堅持。前天孩子磕了腦袋,我著急抱他去醫院,估計是扭了一下,貼兩次藥膏就沒事了。”

玲心裏一緊,一想到這段時間自己在外麵“瀟灑輕鬆”地過日子,便滿是對婆婆的愧疚。第二天,玲很早就起床了,做好早餐,然後把婆婆的衣服全都洗了一遍。

她在朋友圈裏這樣寫道:“有一種人沒良心,是認為老人帶娃天經地義。”

都說老人帶孩子的身份好尷尬,這是真的。你說他們是主人吧,可什麼說了都不算數;說他們是客人吧,可什麼事情都得自己做;說他們是仆人吧,可從來都沒賺過工錢。

是啊,當你因為芝麻蒜皮的小事和老人爭論的時候,當你因為一些理念的不同而大加批判的時候,不妨想一想,自己為孩子,為家庭做了些什麼?那個一心幫你帶孩子的人,一心幫你持家的人,幾乎奉獻了自己的全部時間,他們既心甘情願,又樂此不疲,而你又有什麼資格頤指氣使、指指點點呢?

要記住,愛從來就不是天經地義的。有人給你愛,是因為他願意,不是必需的。

都說兒女是前世的債主,今世是來討債的。但你該知道,根本沒什麼前世今生。他們把世上最寶貴的東西送給了你,他們才是債主,而你才是欠債的人。

有句流傳已久的名言,“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為什麼怕?因為豬一樣的隊友不僅不會幫忙,而且還是個“拖油瓶”。

一項艱巨的任務完成了,如果你偷懶,那勢必需要你的朋友、夥伴更多地費心費力。

所以我的建議是,你要趁早學會懂事一些,要學著累了、摔倒了自己爬起來,如果總是讓別人扶你,我怕有一天,你一個人的時候,會永遠站不起來。

玲是朋友裏麵結婚比較早的,當了兩年半全職媽媽的她終於解放了——她重返職場,孩子交給了婆婆。

然而,正當玲在朋友圈裏風光無限的時候,一場關於“教育理念”的拉鋸戰逐漸拉開了序幕。大到教育,小到吃穿,簡直就是一步一個雷。

當旅遊回來的玲看見孩子穿著厚厚的棉服時,就對婆婆說:“媽,孩子不能穿這麼多。”

當參加完聚會的玲看見孩子正在吃糖時,就對婆婆說:“媽,怎麼又給他吃糖呀,刷牙了沒?”

當賴床的玲準備帶孩子出門的時候,就對婆婆說:“媽,怎麼給孩子穿這麼難看的衣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