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第二天趙父帶著艾虎去了何村,看了田地,回來後與夕穆商量一下,買下了何家的三十五畝地,這三十五畝地都是良田,每年收成都是很多的,因為連著地裏的糧食都買了下來,價格稍微多一些,不過在夕穆承受範圍內,趙父通過穆大舅找了三家佃農,每年收些租子。
夕穆粗略算了一下,這三十五畝良田每年能帶給他們八十兩銀子,這個數目不算多,可也是一份穩定的收入,他們家因為多是吃自家產的糧食蔬菜,一年各種花費也就二十兩,這還是他們不夠節省的緣故。這個年代一般的五口之家,一年有五兩就能夠過活了。
所以這八十兩會讓他們過的非常富裕。
通過這次事情夕穆覺著這個年代的土地真是比較重要,她就想著以後幹脆給幾個妹妹買些田地作為嫁妝,自己田地裏的東西自產自銷,節省不少,每年還有些收入,手上永遠不缺錢,這樣可比她原先打算直接給錢的法子好多了。
夕穆暗自打算著。
她看了三表哥弄來的橡木酒桶,是按照她說的辦法做的大肚酒桶,酒桶一邊還有個開關閥,那開關閥是她畫的簡單結構,不過穆明華做了之後發現,她畫的那個結構做出來會漏,穆明華稍微改進了一下,效果更好,夕穆確定之後,讓三表哥按照三種不同尺寸,做出大中小三種酒桶。之前葡萄陸續采摘一些,做了葡萄酒,開始味道還差,現在口感已經不錯了,隻是窖藏的問題,還達不到最佳狀態。如今問題解決了,應該能製作最後一批葡萄酒了。
穆明華如今十分忙碌,木工活十分多,他找了兩個學徒,還簽了幾個仆役,勉強能跟上訂單,不過夕穆有什麼事情他都是優先的,誰讓這些生意都是夕穆帶來的呢。
夕穆從林子裏回來後的第五天,穆大舅給介紹的那個工匠回來了,這位工匠是曾師傅,說起來這位曾師傅的祖上是給人修墳的,隻是這年代能修的起大墓的人,都是很有勢力的,往往修墳的工匠沒有好結果,如今這位曾師傅就成了有名的泥瓦匠,也算是專業對口,不過夕穆從大舅那裏聽說,這位曾師傅已經繼承了家學,能力相當不錯呢。夕穆希望他能幫著從山崖下麵挖一個酒窖,因為都是石頭,夕穆也怕壓力太大,塌了,所以請工匠幫忙做堅固的事情。
這位曾師傅果然有些能耐,看了夕穆的草圖,問了夕穆的想法,竟然說可以挖大一些,挖掘過程中做支撐,然後分段進行加固,加固後會非常解釋,除非地洞山體下沉,否則地洞也不會對其造成太大影響。夕穆仔細看看,用她那僅存的物理知識稍微驗算一下,發現按照曾師傅這個設計,結構上沒有任何問題,而且以這種設計來建造,想要將這個山洞摧毀除非用烈性炸藥,可惜那東西這個年代還不存在。
這時候她才發現古人的智慧,這人要是在現代一定是個物理學家。想想也不覺著奇怪,前世有個趙州橋,已經一千五百多年的曆史,漫長曆史中經過地震洪水等等自然災害考驗,安然無恙,還能繼續使用。
既然工匠能保證山體不會塌方,夕穆與曾師傅又討論了許久,將酒窖擴大了不少,既然能保證安全,那就建的大一些,這樣還能做更多的事情。總會有用的。
定好圖紙夕穆就開始做準備,這個工程還是很大的,必須做好充足準備,夕穆想到五天後約定,最後還是將工程時間推遲十天。
村裏十八個年輕後生現在訓練的不錯,夕穆還準備帶他們進入森林,進行野外訓練,隻是因為工程的事,耽擱了,正好這幫小子可以幫著鑿石頭,連體力訓練一起來了。
讓艾虎去打聽消息,三天後才有結果,這會夕穆已經把這事拋在腦後了。
“穆姐,王家情況摸清了,他們家原本是書香世家,不過如今已經沒落了,那個王真一是目前王家唯一的書生,不過他似乎是個書呆子,學問也是一般,我聽人說王真一的啟蒙恩師是他父親的好友,所以當初因為朋友情誼,收下了他,隻是這個王真一腦袋不怎麼開竅,如今都十九歲了,還沒有什麼建樹。”這個年代的書生,因為沒有科舉,他們除去世家子弟,大多數會想辦法上學院,或是寫一些詩詞歌賦來推廣,以期得到好的名聲,讓自己擁有上進的台階,所以這個年代書生名聲都是很盛的,書生也非常在乎名聲,既然艾虎說這個王真一沒什麼建樹估計他是真的沒什麼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