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2 / 3)

顧春點點頭,麵色轉為凝重:“這樣一來,咱們就必須將李崇琰的打算告知雲安瀾,否則她誤以為李崇琰單方撕毀盟約,又無法調動雲氏府兵,隻怕當真要絕望到軍心渙散。”

雲安瀾必須撐住的,否則平王上位後,大縉天下將徹底籠罩在新學之下。

馮星野急到想跺腳:“可是消息不但進不去,還出不來!我安插在原州州府之內的暗探是最頂尖的,比我更擅隱藏行蹤,可這幾日,裏頭的消息全都出不來。眼下我手上能收到的,全是外圍的邊角消息。”

“我去吧。”顧春端了手邊的茶盞,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可她的雙腿在桌案之下隱隱發抖,隻有她自己知道。

“你可別添亂了!”馮星野哪敢讓她冒這個險。

“我是在原州出生的,十幾年前原州被敵軍大軍壓境時我都出得來,如今我自然也進得去。”顧春咬了牙根,努力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是堅定的。

她拚命回想著當年出城的線路。

時間久遠,許多細節已有些模糊,好在當年出城時她也九歲了,並非全不記事的年紀。若能親自重回故地,應該能找出當年出城的那條隱秘路徑。

事態緊急,此事又不能輕易委托給信不過的人,馮星野是實在找不到靠譜的人商量,今日才會來見顧春的。

見顧春一臉篤定,他便脫口道,“那我陪你同去。”

“不行,你手中放出去的許多暗探都是與你單線聯係的,”顧春緩緩吐出長氣,冷靜地指出,“若此時你離開宜州,那才真是得不償失。”

兩人再三斟酌後,由善易容的妙回春帶兩名王府護衛,與顧春一道啟程去原州。

馮星野惴惴不安,將自己的暗探令牌交給顧春以備不時之需,又吩咐妙回春,為保證顧春萬無一失,待她尋到當年那條可隱秘出入原州的通路,便由妙回春進原州麵見雲安瀾。

顧春向來不是個逞能的人,對這個方案自然點頭應允。畢竟如今原州戰事一觸即發,她手無縛雞之力,若貿然涉險,運氣不好的話不但見不到雲安瀾,還有可能落入平王手中,成為李崇琰的負擔。

臘月初九,顧春與妙回春及定王府兩名侍衛一道易容改裝,悄悄出了宜陽城,走水路直奔原州。

****

漠南青原這一仗打得極其漂亮。

因馮星野早早在嘉戎安插了暗探,對對方的動向幾乎了如指掌,團山防線可說是以逸待勞。

加之團山屯軍在整軍之後煥然一新,又有李崇琰這個曾在南境上所向披靡、經驗豐富的主帥坐鎮,嘉戎大軍才在漠南青原冒出頭,立刻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團山的戰士們自來打的都是規模極小的阻擊圍殲,這是數百年來第一次整軍團成建製的正麵作戰。

經過了數百年漫長時光,團山少年們心中依然有明光衝天的血氣與烈火;他們始終沒有忘記,他們的背後,是他們要守護的家國。

青山作證,這些年輕人沒有辜負他們先輩的期許,與數百年前那群人同樣悍勇,同樣無畏。

或許他們的姓名不會留芳青史,甚至終將無人銘記,可那一刻,他們就是國境上擊不垮的血肉城牆。

那個冬天裏,漠南青原上的昭昭日月,都見過他們披肝瀝膽、執戈浴血的英勇模樣。

他們雖無開疆拓土之功,卻有護國衛民之業。

與他們的先輩,同樣光榮。

此戰共殲滅來犯國境的嘉戎主力近四萬。

團山屯軍中軍主將葉盛淮、副將葉行絡、左軍主將江瑤聯手,生擒嘉戎主帥公叔端、主力悍將牟吉。

之後,嘉戎殘部在團山屯軍右軍主將衛釗的追擊下,一路狼狽潰竄,最終退回自家國境。

臘月廿二清晨,當團山屯軍帶著衝天血氣出現在屏城時,城中百姓才知漠南青原上剛剛結束了一場鏖戰。

這支隊伍浩浩蕩蕩一路自屏城開往州府宜陽,滿身血汙與未散盡的烽煙之氣,卻不見半點疲態。

神采奕奕,衝天的虎狼英姿。

有好事者見狀,自然加油添醋地口口相傳,人人都如曾親臨戰場般,將這場原本無人知曉的大捷講得繪聲繪色。

這樣的消息自然傳得很快,當李崇琰帶眾人抵達宜陽城門下時,已有許多百姓自發出城相迎。

那些質樸熱情的笑臉,那些發自肺腑的感激與崇敬,是團山的姑娘小子們曾夢寐以求的。

定王李崇琰,帶著他們,拿到了他們曾渴望而不可求的光榮。

接下來,他們將堅定跟隨他,奔赴中原,那裏有他們的下一個戰場。

****

漠南青原大捷後,李崇琰已向眾人說明中原局勢。

無須如何誓師,初經大捷,豪情正高漲的眾人紛紛表示,可不必休整,直接千裏奔襲原州,殺平王府兵一個措手不及。

於是大軍停在宜陽城外,等待馮星野向李崇琰秉完各路消息之後便出發。

馮星野將所有消息說完後,抖抖索索向馬背上的李崇琰呈上一個錦盒。

打開錦盒的一瞬間,李崇琰的眸中立時閃出嗜血的光芒。

那是小小一束頭發,以細細紅繩圈著的一束頭發。

一旁馬背上的隋峻探頭一看,心下既驚且疑。“這是……誰的?”

李崇琰抿唇,一言不發,動作徐緩地將那錦盒死死扣住。

“三日前,平王的人送來的……”馮星野低著頭,弱弱答道。

而在此之前,馮星野在中原的各條暗探線,都已查不到顧春的下落了。

連與她同去原州的妙回春及那兩名王府侍衛一道,失蹤。

見李崇琰抿唇沉默,隋峻便出言相詢:“平王可提出什麼條件嗎?”

馮星野悶聲道:“那人帶話說,平王請殿下,勿出宜州境。我已將人扣下,聽候殿下發落。”

此刻的李崇琰沒有心思追究事件的來龍去脈,也不去問是誰讓顧春離開宜陽城的。

他隻是沉默閉目,遮住陡然泛起的滿眼血霧,腦中飛速計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