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腎病綜合征。脂質代謝紊亂是腎病綜合征的一個重要特點。在腎病綜合征時,高脂血症的發生率在70%以上。多數研究者發現,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極低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水平均可升高,而高密度膽固醇可以升高、正常或下降。腎病綜合征時的高脂血症由脂蛋白降解障礙和合成過多這雙重機理引起。當尿蛋白量少時,以降解障礙為主;當尿蛋白量超過每天10克時,則脂蛋白合成增多成為重要機理。
(8)慢性腎衰竭。高甘油三酯血症在慢性腎衰竭患者中很常見,主要是由於血清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中間密度脂蛋白顆粒增加。盡管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多屬正常,但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總是降低。這種血清脂蛋白代謝紊亂不僅發生在慢性腎衰竭的終末期,而且在腎小球濾過率降至正常的50%時期已經出現。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血脂代謝紊亂主要表現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由於非腎病綜合征所致慢性腎衰竭患者常無低蛋白血症這一刺激因素,且這類患者血清脂蛋白脂酶和肝甘油三酯脂酶水平均下降,外源性甘油三酯清除減慢,極低密度脂蛋白轉化為其他類脂蛋白的速度下降,血清中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與高密度脂蛋白顆粒中甘油三酯含量絕對或相對增加。這些現象均提示:慢性腎衰竭時最主要的致高脂血症因素是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降解減少和(或)組織細胞對其攝取功能障礙,其次是內源性脂蛋白合成增加。
(9)急性腎衰竭。有關急性腎衰竭時血清脂質代謝紊亂的研究報道雖不多見,但有臨床研究表明,急性腎衰竭患者多在4天內出現血清脂蛋白譜異常,且不受殘餘腎功能、尿量及病程長短影響。其基本的血清脂質代謝紊亂特點與慢性腎衰竭時相似,即表現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這類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總膽固醇水平並不升高甚至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則降低。
(10)藥物性高脂血症。許多研究都提示,部分抗高血壓藥可影響血策脂蛋白的代謝。有人對已報道的有關抗高血壓藥物對血脂影響的研究進行分析,結果主要是利尿劑可引起血清膽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南。利尿劑對血清膽固醇的升高作用與其劑量相關,隨著利尿劑的劑量增加,血清膽固醇升高的程度增大,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亦隨之增加,但升高的程度與基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有關。利尿劑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作用在男性較女性明顯。利尿劑對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的影響也是在男性較為明顯,但僅見於短期服用者。利尿劑對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的影響一般較輕微,主要是對患有糖尿病者,可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在各種利尿劑中,以噻嗪類升高膽固醇的作用最為明顯。
(7)腎病綜合征。脂質代謝紊亂是腎病綜合征的一個重要特點。在腎病綜合征時,高脂血症的發生率在70%以上。多數研究者發現,腎病綜合征患者血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極低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水平均可升高,而高密度膽固醇可以升高、正常或下降。腎病綜合征時的高脂血症由脂蛋白降解障礙和合成過多這雙重機理引起。當尿蛋白量少時,以降解障礙為主;當尿蛋白量超過每天10克時,則脂蛋白合成增多成為重要機理。
(8)慢性腎衰竭。高甘油三酯血症在慢性腎衰竭患者中很常見,主要是由於血清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中間密度脂蛋白顆粒增加。盡管血清總膽固醇水平多屬正常,但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總是降低。這種血清脂蛋白代謝紊亂不僅發生在慢性腎衰竭的終末期,而且在腎小球濾過率降至正常的50%時期已經出現。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血脂代謝紊亂主要表現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由於非腎病綜合征所致慢性腎衰竭患者常無低蛋白血症這一刺激因素,且這類患者血清脂蛋白脂酶和肝甘油三酯脂酶水平均下降,外源性甘油三酯清除減慢,極低密度脂蛋白轉化為其他類脂蛋白的速度下降,血清中極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與高密度脂蛋白顆粒中甘油三酯含量絕對或相對增加。這些現象均提示:慢性腎衰竭時最主要的致高脂血症因素是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降解減少和(或)組織細胞對其攝取功能障礙,其次是內源性脂蛋白合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