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西遊記》中的自然知識(1 / 3)

九重天是古代人對於自然界的一種幻想,從某種程度上也表現了人們對於大自然造化的崇敬。其實,作為空氣組成的天空是一個空間概念,上方是沒有仙人居住的。從空間學上來講,“天”和“空”是兩個概念,“空”是指從地表往上110千米範圍之內的空間,大氣構成主要為各種氣體和細小微粒,包括潔淨的空氣(氮氣、氧氣、二氧化碳、臭氧等)、水蒸氣和塵埃。“天”是指地表以上110千米以上的空間,這個高度的分界同時也是人造衛星等航天器的最低飛行高度。聯係我們常說的“航空”“航天”可以理解這個概念,飛機可以說成是“航空”,神舟係列的發射便是“航天”。在高度60千米以下,大氣的氣體構成大多是中性分子;在60千米往上,白天的時候,大氣在太陽輻射作用下發生電離;90千米以上,氣體成分大多處於電離狀態,高層甚至分解為原子狀態。而到達太空之後,空間處於真空狀態,是沒有空氣的。

【葫蘆裏的乾坤】

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在古代,無法獲得科學的解釋,隻有通過想象來說明這個自然現象。這樣,就產生了各種有趣的神話故事。

在平頂山蓮花洞,唐僧師徒遇上了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兩個妖怪。他們本是太上老君座下的金銀二童子,下界為妖時,帶來了老君的紫金紅葫蘆、羊脂玉淨瓶。這紫金紅葫蘆把人收進去後,一時三刻,人就會化為膿水。悟空從山神那裏聽到這些,便變成一個老道士,又用一根毫毛變成一個大葫蘆,和拿著紫金紅葫蘆的小妖比誰的葫蘆更厲害。悟空說,自己的葫蘆不僅可以裝人,還可以裝天。接著,他請哪吒等神仙幫助,讓他們用烏雲遮住太陽和天空,世界暗無天日,造成“裝天”的假象,成功騙取了妖精的寶貝。

悟空所用的辦法,是製造假象。其實,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有機會遇到這種“天被裝走”的情況,那便是我們所說的日食(日蝕)。日食在民間又叫“天狗食日”,是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發生的光影現象。月球和地球有各自的運行軌道,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三者呈一條直線,相對於地球上的一部分地區來說,太陽的部分光線或全部光線被遮擋,我們在地球上看太陽時,就好像太陽消失了一樣,現在雖然是白天,世界也變得漆黑一片,仿佛瞬間進入了黑夜,抬頭可見天空中最亮的恒星和行星。等過了幾分鍾,月球的黑影邊緣漸漸露出陽光,日食慢慢退去。如果月球把太陽全部遮住就叫做日全食,隻遮住一部分叫日偏食,隻遮住中央部分叫作日環食。發生日全食的時間一般不超過7分31秒。日食一般發生在農曆初一(朔日),我國在1000多年以前就記載過日食的現象,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

九重天是古代人對於自然界的一種幻想,從某種程度上也表現了人們對於大自然造化的崇敬。其實,作為空氣組成的天空是一個空間概念,上方是沒有仙人居住的。從空間學上來講,“天”和“空”是兩個概念,“空”是指從地表往上110千米範圍之內的空間,大氣構成主要為各種氣體和細小微粒,包括潔淨的空氣(氮氣、氧氣、二氧化碳、臭氧等)、水蒸氣和塵埃。“天”是指地表以上110千米以上的空間,這個高度的分界同時也是人造衛星等航天器的最低飛行高度。聯係我們常說的“航空”“航天”可以理解這個概念,飛機可以說成是“航空”,神舟係列的發射便是“航天”。在高度60千米以下,大氣的氣體構成大多是中性分子;在60千米往上,白天的時候,大氣在太陽輻射作用下發生電離;90千米以上,氣體成分大多處於電離狀態,高層甚至分解為原子狀態。而到達太空之後,空間處於真空狀態,是沒有空氣的。

【葫蘆裏的乾坤】

日食是一種自然現象,在古代,無法獲得科學的解釋,隻有通過想象來說明這個自然現象。這樣,就產生了各種有趣的神話故事。

在平頂山蓮花洞,唐僧師徒遇上了金角大王、銀角大王兩個妖怪。他們本是太上老君座下的金銀二童子,下界為妖時,帶來了老君的紫金紅葫蘆、羊脂玉淨瓶。這紫金紅葫蘆把人收進去後,一時三刻,人就會化為膿水。悟空從山神那裏聽到這些,便變成一個老道士,又用一根毫毛變成一個大葫蘆,和拿著紫金紅葫蘆的小妖比誰的葫蘆更厲害。悟空說,自己的葫蘆不僅可以裝人,還可以裝天。接著,他請哪吒等神仙幫助,讓他們用烏雲遮住太陽和天空,世界暗無天日,造成“裝天”的假象,成功騙取了妖精的寶貝。

悟空所用的辦法,是製造假象。其實,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有機會遇到這種“天被裝走”的情況,那便是我們所說的日食(日蝕)。日食在民間又叫“天狗食日”,是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發生的光影現象。月球和地球有各自的運行軌道,當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三者呈一條直線,相對於地球上的一部分地區來說,太陽的部分光線或全部光線被遮擋,我們在地球上看太陽時,就好像太陽消失了一樣,現在雖然是白天,世界也變得漆黑一片,仿佛瞬間進入了黑夜,抬頭可見天空中最亮的恒星和行星。等過了幾分鍾,月球的黑影邊緣漸漸露出陽光,日食慢慢退去。如果月球把太陽全部遮住就叫做日全食,隻遮住一部分叫日偏食,隻遮住中央部分叫作日環食。發生日全食的時間一般不超過7分31秒。日食一般發生在農曆初一(朔日),我國在1000多年以前就記載過日食的現象,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記錄。

觀看日食要佩戴具有防護作用的觀測眼鏡,不可用眼睛直接觀測,否則會灼傷眼睛,嚴重時會導致失明。由於月球的體積相對較小,所以日食發生時,地球上隻有很小一部分地區能夠觀看到。但是,現在的科學技術已經能為我們預測各種日食、月食、流星雨的發生日期,並提供確切的觀賞地點,為廣大天文愛好者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