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氣象(下)(2 / 2)

李仲寓現在和王虎住的比較近,王虎在南坡嚐試著開辟了一小塊梯田,專門用來試種各種新的稻種,院子隻是存糧種和睡覺的地方。李仲寓則幾乎一人獨占了整個院子,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奇形怪狀的鍋碗瓢盆還有深紅色木頭製得架子櫃子,將小院有限的地方塞得是滿滿當當。

“怎麼樣?”

“出苗很順利,應該能移到大田裏了。”

“這次能打多少糧?”

“唔,怎麼說也得有個十二三石吧,就是口感估計又會被你嫌棄了。”

“要不拿糧食來喂雞和豬吧,估計會長得不錯。”

“哪有這麼糟踐糧食的,多出來的蒸酒精好了。”

聽聲音院子裏至少有三個男的,一個女的還有個小孩兒,隻是隔著重重地木架,看不到人。

等崔瑛他們繞過木架,就看見三個青年郎君和一個青春少女圍坐在石桌邊,一個頂多三歲的小孩子被其中一個青年攬在懷裏,睜著清亮亮的眼睛看著說話的人。

而李煜眼中,就隻能看到李仲寓穿著一身素色的窄袖道袍,一個木簪束發;他對麵坐的那人穿著泥腿子的短褐,手指縫裏還有沒洗幹淨的泥沙。

“仲寓,你看你的住處,真是,哪裏像個一國太……大家公子哦。”李煜根本沒聽他們在講什麼,隻嫌棄地說,“你看你和什麼人坐在一處,你們有什麼東西可聊的。”

“小王和仲寓聊的挺好的,唐國公你有什麼意見?”

大家定睛一看,被嫌棄的王虎正和坐在他旁邊的少女眉眼亂飛,根本沒生氣,倒是坐在少女對麵的青年郎君語氣嚴厲。

崔瑛都沒想到懷裏麵抱著個孩子的人居然是柴永岱,看年紀,不用說,他懷裏的是未來的太子,柴永岱的長子柴若成。

“見過太子殿下!”見到了太子,自然有一翻禮儀攪擾,而後李煜才想起他剛才的話實在有些不妥。

“唐國公從來不曾見過仲寓做的事吧。”崔瑛他們畢竟不想讓李仲寓難堪,連忙轉移話題道,“今天好好看看,仲寓做的事情,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一株株生長在玻璃瓶裏的小苗被移栽進滿是泥土的盆裏,隻等過幾天就集中種植。院子南麵的梯田早已經是一片鬱鬱蔥蔥的青色,院子後麵是豬圈雞窩。站在院子當中,四周的景色一覽無餘。

王虎見到崔瑛,先是臉紅了一下,有些扭捏地叫了聲“先生”,然後指了指立在一旁的少女,“這是阿環,先生認得的。”

那少女倒落落大方地行了一個福禮,恰到好處地跟著叫了一聲“先生”。

等崔瑛麵上毫無異色地與蘇環點頭致意後,他才鬆了一口氣,開始極自豪地和崔瑛介紹道:“先生,現在普通的稻種麥種我能種出五石以上的產量,若是用雙修水稻改良,如今產量基本上都在十石往上。隻等再多攢些苗,便能從京畿往山東、江南推廣種植了。這種稻子吃起來不夠香甜,不過充饑沒有問題了。”

“好啦,你也不必再拐彎抹角的了,”李仲寓道,“我會抓緊育苗的,你催也催不來,學堂的學生沒畢業,我人手也緊張啊。”

“唐國公,仲寓是用了唐國府不少錢財,但他讓數百萬百姓可以免受饑饉,隻這一點,他可比你要強。”柴永岱說。

李煜自然不會反駁什麼,隻還有些心有不甘。

“對了,德華,”柴永岱輕輕將懷裏的孩子放到地上,讓他站好,“我與皇爺爺和父皇商議過,你這樣無官無職、儒不儒、道不道地四處幫閑實在不成體統,但將你束縛於一處又實在無法發揮你的才能,於是我們給你找了一個最合適的位置。”

“謝謝陛下恩典。”崔瑛衝皇城方向拱一拱手,“勞您費心,臣覺得現在這樣挺好的。”

“這是若安,”柴永岱沒去糾纏那些客氣話,指著地上的三歲小豆丁說道,“如今被封為秦王,父皇將拜你為秦王太傅,負責教養秦王。”他有些狡黠地一笑,“以後我們會常常考較若安的哦。”

崔瑛無奈地一笑,“臣才疏學淺,實在擔心誤人子弟。”

“小王信你,”柴永岱鄭重地說,“皇爺爺和父皇也信你,我們相信你會將若成教養成一代明君,打造出一副盛世氣象!”

崔瑛心中一動,他輕輕將站在地上,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隻抬著頭看他的柴若成抱了起來,帶著他環視了周圍,鄭重地說:“秦王殿下,記住現在的場景,為君禮賢下士,無論貴賤男女,隻要能為這如畫江山添上一筆精彩的,都值得被感謝。君王、貴族、平民、婦孺、胡賓,可坐而論道,這就是真正的盛世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