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兼範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趁唐朝內部空虛腐敗,聯合同羅、奚、契丹、室韋、突厥等民族組成共15萬士兵,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範陽起兵。這就是赫赫有名的安史之亂。
當然,我想講的這個故事,與安史之亂實則並無多大幹係,因為故事的開始已經是安史之亂過去好幾年,代宗大曆六年了。唯一與這件使得大唐盛世由繁華轉落寞的安史之亂有些關係的,就是馬嵬坡之變了。
我無從忖度當眾將士圍著唐明皇要他下令處死楊貴妃的時候,那位灰發老者究竟是什麼心情。而楊玉環的三個姐姐,除去秦國夫人在安史之亂前夕就死去,虢國夫人和韓國夫人都被迫自盡,這些女子的命運何其可悲?死生一念,不過刀劍指頭點地。富貴榮華能幾時,到盡頭不過一抹浮華夢,徒背一身罵名。
而這個故事,我套著曆史的外衣,筆尖一撇,讓這些人物留下一些念想來,總覺得那樣不至於太過悲戚。天寶年間風華絕代的歌者李龜年,因為楊貴妃而得寵的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那裳傾天下的霓裳羽衣舞,那明皇因感傷楊貴妃不在而譜寫下的篳篥名曲雨霖鈴……這些曾經那般真實與決然的存在過,可曾被你我淡忘呢?
浩瀚的曆史長河,這一頁潑墨而就的靡靡書香,這一段絕美淒厲的生命悲歌,這一曲戛然而止的血脂凝怨,且讓我小心翼翼的提筆拈來,將那些不為人知的溫暖與辛酸,細細說與你聽。
這不是個大人物的故事,而是因為大人物被推上至高點,卻也因為大人物落入無極深淵的小人物的故事。也許她曾有個了不起的娘了不起的爹,甚至還有個了不起的皇帝姐夫,但那些與她太過遙遠,朗朗乾坤,她也不過隻是個……恩,小小小老百姓。
卸甲歸田,隻願換得一杯清茶,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