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媒體評論(1 / 1)

電視劇創作者應該有文化傳播的使命感,使自己的作品能夠向世人展示我們民族蘊含的豐富文化形象,保有我們民族真善美的大氣磅礴的感染力,播撒中華文化藝術風姿綽約的神韻和魅力,用一流的表達方法講好一流的人物故事,足以讓人觀賞,讓人品味,讓人記憶。《媳婦的美好時代》的成功傳播,經驗正在於此。

——《人民日報》

《媳婦的美好時代》在坦桑尼亞一開播,就受到當地人的歡迎。除了在非洲,《媳婦的美好時代》也曾先後在北美、日韓等國家播出。中國電視劇登陸海外,為世界了解中國提供了一種新方式。

——《人民日報》(海外版)

電視圈裏有人說,王麗萍的“美好時代”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一改之前一提家庭倫理,就哭哭啼啼悲催苦情的麵貌,開啟了家庭倫理劇美好輕鬆的風潮。

——《文彙報》

一部好的女人戲,一定會出現一個讓女人銘記的男人。《媳婦的美好時代》則造就了一個新的極品好男人——餘味。

——國際在線

吃毛豆,有餘味。這是當季夫妻間最浪漫的一句話。看完《媳婦的美好時代》最大的心願就是嫁給餘味這樣的男人。

這是一部讓人深受教育的片子,沒有《奮鬥》來得誇張,沒有《蝸居》來得悲慘,但它也反映著生活的現實。每個人物都是生活中不同角色的縮影。

——《南方都市報》

這部劇的焦點是婆媳關係。劇中一籮筐的女人是非,讓人看後會產生強烈的共鳴,同時又頗有啟迪,堪稱“80後婚姻寶典”。

——《廣州日報》

《媳婦的美好時代》的新意就是建立在都市婆媳關係上的新變化。如今獨生子女的婚姻生活中,婆婆和媳婦的地位對調了,媳婦迎來了美好時代。

——騰訊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