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2 / 3)

當時間進入了一九零七年的時候,歐洲的戰事開始發生了變化。由於在中國的支持下,德國海軍比前世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海上與協約國海軍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海戰後,協約國被迫後撤海上防線,雙方海軍開始了僵持,為了打破這種局麵,德國率先發動了潛艇戰,德國依靠從中國購得的和本國建造的近兩百艘潛艇,開始在整個大西洋上展開了破交戰,一時間,毫無反潛經驗的英法海軍損失慘重,不但數十艘軍艦被擊沉,更損失了多達數百萬噸位的貨船。不過亞當斯財團下屬的軍火公司很快研究出了聲納係統,英國的大量驅逐艦開始分批到美國東海岸的各大造船廠,接受改造,安裝亞當斯財團出產的聲納係統和深水炸彈,同時,經過改裝的英國驅逐艦開始為商船隊護航。亞當斯在國會上以保護美國商船隊為由,提出了租借法案,經過深入探討,眾議院以兩百六十票讚成,一百六十五票反對;參議院以六十票讚成,三十一票反對分別通過了這一法案,美國海軍開始大量建造驅逐艦和巡洋艦以租借的形式,租借給英國用以對抗德國人的潛艇戰。英國以百慕大群島等大西洋海軍基地為抵押,租借到了美國的第一批多達五十艘的反潛驅逐艦。德國人的潛艇損失開始直線上升,兩個月內潛艇的損失居然達到了四十三艘。

第六十七章 日德蘭海戰

第六十七章日德蘭海戰

剛剛上任的德國海軍司令萊因哈特舍爾海軍上將看到這份損失報告後終於下定了使用水麵艦隊進攻的決心,為此德國海軍參謀部進行了周密的計劃。很快參謀部就拿出了一個富有進攻性的大膽計劃:首先以少數戰列艦和巡洋艦沿著英國沿海地區進行一係列打了就跑的襲擊,誘使部分英國艦隊前出,然後如果形勢對他有利的話,就集中大洋艦隊主力聚殲,繼而在決戰中擊敗英國主力艦隊。這個計劃得到了舍爾海軍上將和參謀本部的支持。

為實現這一計劃,舍爾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派出戰列巡洋艦、潛艇和德國自產的“齊柏林”飛艇,多次襲擊了英國東海岸,並實施布雷和偵察活動。他的誘餌是遊弋在挪威海岸的弗蘭茨馮希佩爾海軍上將指揮的由戰列巡洋艦和輕巡洋艦組成的快速艦隊。他推論,英國人是不會派出整個艦隊來攔截一次有限的侵襲的。舍爾指揮的公海艦隊的全部力量將在五十英裏之後跟蹤。如果英海軍出擊,希佩爾進行象征性的抵抗後就轉舵,把追擊者引進舍爾的大艦隊的射程內。按照舍爾上將呈報給威廉二世的報告中說的“通過在任何可能的時機,對擔負監視和封鎖德國海岸的英國海軍力量的進攻性奇襲,同時對不列顛海岸的布雷和潛艇攻擊,達到殺傷英國艦隊的目的。當這類行動的成果累積到使雙方海軍實力相當的時刻,我方所有的力量要準備就緒並且集結,嚐試尋找對敵不利的戰機實施艦隊決戰。”為此,威廉二世對海軍的這一行動非常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