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時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現在的時代是一個相互合作的時代,現在的時代是一個溝通、合作的時代。

這個時代的特征決定了口才的重要。

口才好的人,可廣交五湖四海的朋友,從而為自己的事業奠立人際關係;口才好的人,可輕鬆自如地調解糾紛、斡旋爭端,讓自己的事業一帆風順;口才好的人,可獲得同事的尊敬、老板的青睞,使自己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總而言之,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就如同擁有一筆取之不盡的財富。

《把話說得滴水不漏》就是想向大家介紹一些說話的技巧:何時寒暄冷暖、何時甜言蜜語、何時謙虛退讓、何時慷慨激昂……也許它在某些方麵還不夠完善,但它一定可以給你某種啟示。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寫道:“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你是想做一個詞不達意而到處碰壁的人呢?還是想做一個口吐蓮花而左右逢源的人呢?相信你會作出一個明智的選擇。

第一章 把話說好,要先利其器

第一節 要把話說好,首先要勇於說話

克服害羞心理

1.害羞的表現

害羞的人過多地約束自己的言行,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一個人有點害羞心理是正常的,隻要不影響正常地交往就不過分。有些人的害羞是短時間的,比如未成年的孩子,他們在來到一個陌生環境時,總免不了“老實”或“安靜”一會兒,待混熟以後,便會與其他人像老朋友一樣相處了。很多青年女子,在異性麵前總是顯出幾分害羞的樣子,低頭不語,偶爾說幾句話也麵帶羞澀之色,很招人喜愛。那些在生人麵前從不害羞的女子,有時反而讓人接受不了。一些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都有害羞心理,他們不願與人交往,不敢與人交往,這就屬於不良的個性表現,需要加以克服和改變。

2.害羞的原因

(1)先天原因。有些人生來性格內向,氣質屬於粘液質、抑鬱質類型,他們說話低聲細語,見到生人就臉紅,甚至常懷有一種膽怯的心理,舉手投足、尋路問津也思前想後。

(2)教育不當。有些家長對兒童的膽小不加引導,孩子見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習慣性地害羞、躲避,沒有自信心。兒童進入青春期後,自我意識逐漸加強,敏[gǎn]於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自己有一個“光輝形象”留在別人的心目中,為此,他們對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視,唯恐有差錯。這種心理狀態導致了他們在交往中生怕被人恥笑,因此表現得不自然、心跳、靦腆。久而久之,便羞於與人接觸,羞於在公開場合講話。對此,應給予正確指導,鼓勵青少年大膽、真實、自然地表現自己,否則便會越演越烈。

(3)缺乏自信。有些人總認為自己沒有迷人的外表,沒有過人的本領,屬能力平平之輩,因此他們在交往中沒有信心,患得患失。長期的謹小慎微不僅使他們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而且使他們更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這種低估自己的認知偏差常常是導致害羞的最重要的原因。

(4)挫折經曆。據統計,約有四分之一害羞的成人在兒時並不害羞,但是在長大後卻變得害羞了。這可能與遭受過挫折有關。這種人以前開朗大方,交往積極主動,但由於複雜的主客觀原因,屢屢受挫而變得膽怯畏縮、消極被動。

3.輔導

(1)丟下包袱。就是要拋棄一切顧慮,大膽前行,不要過多計較別人的評論。許多害羞者在行動前過於追求完美,擔心失敗,害怕別人的否定性評價,這樣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暗示肯定會影響能力的發揮。結果越擔心、害怕,失敗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