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原版自序(1 / 2)

夏商西周時期是我國古代社會發展過程中自成一係的重要曆史時期。對於我國古代的曆史發展,專家一般多注意到了夏商西周時期所發生的巨大變動,例如史學大師王國維在他的著名的《殷周製度論》一文就開宗明義地說道“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觀堂集林》卷十)。在我國古史分期的研究中,不少專家從各個角度對於這個變動進行了探討。我在學習我國古史的過程中,一方麵服膺專家們的精辟論斷,另一方麵又深感除了巨大的變動以外,在夏商西周時期的曆史運轉中還存在著許多方麵的承繼和發展的內容,並且從某種角度上看,甚至可以說承繼多於變動。這個曆史時期,變革當然是存在的,但並非我國古史上最劇烈的時期。這個曆史時期,社會上的矛盾鬥爭是存在的,但並沒有後世那樣驚天動地的引起改朝換代的階級鬥爭出現。睿智的孔老夫子曾經說過,“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論語·為政》)。夏商西周時期的變革隻是“損益”,而不是社會製度、社會性質的劇變。我以為將夏商西周這個曆史時期作為一個大的曆史階段進行闡述,比之於將其支離開來討論,要更合適些。前輩專家篳路藍縷,對於夏商西周的曆史進行過多方麵的深入研究,足以啟迪我們的思考,然而對於夏商西周進行鳥瞰式的整體性的闡述,從而使人們對於這一重要的曆史時期有一個總體上的印象,這個工作還做得不多。這本小書的著眼點就在於對專家較少注意的這個方麵的內容進行探討。需要指出的是,本書雖然試圖對於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進行總體性質的研究,但是有許多方麵卻都在遵循前輩專家所開辟的道路前進,總體性質的研究與深入的探討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所以本書在許多地方又花費了不少篇幅來進行一些具體的研究,力求使所構築的大廈多一點牢固的基礎,使我們所闡述的內容多一點厚重的曆史感,使本書所敘述的夏商西周時期社會的巨大運轉更能接近一些曆史的真實。

和春秋戰國,乃至秦漢以降的社會發展相比,從所跨越時間和演進速度這兩個方麵看,夏商西周的社會曆史演進過程相當漫長,演進的速度則較為平緩。然而,和我國的原始時代相比,夏商西周的社會曆史演進卻又是較短的,演進的速度卻又很快。在我國自遠古以來的曆史進程中,夏商西周正是聯結兩個巨大時代的不大不小的一環。如果說秦漢以降我國傑出而輝煌的古代文化是銅鑄鐵造的曆史豐碑,那麼,激烈動蕩的春秋戰國時代就是鑄造這一豐碑的銅液和鐵水翻滾沸騰的時刻,而夏商西周便正是為這一曆史的浩大工程作出完善的準備,從而使曆史的熔爐不斷升溫的時期。研討曆史的人們既喜愛觀看那令人仰止的豐碑,領會那動蕩沸騰所帶來的美妙,又對於較為舒緩的曆史演進產生興趣。本書的內容沒有涉及我們前麵所提到的曆史豐碑,也不著眼於那沸騰的曆史場景,而是試圖以新的角度來研究和探討夏商西周時期舒緩的曆史變遷和社會的巨大運轉。如果可以進行比喻的話,那麼就可以說夏商西周時期的曆史發展猶如平緩流淌的大河。在靜靜流動的河邊揀起幾粒美麗的小石子,捧起一抔細沙,固然得不到欣賞“飛流直下三千尺”那樣的激動,但是其中的美妙與歡悅,哪裏是破浪衝擊時所能領略到的呢?